重磅|中茶熟普PCS分类体系发布

重磅|中茶熟普PCS分类体系发布

31阅读 2019-06-25 02:17 品牌
  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联合云南中茶茶业有限公司、中茶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发布中茶熟普PCS分类体系。

  为了给新一代普洱茶爱好者以更为直接的选茶指引,三方成立了“评茶师-科学家”联合项目团队进行科技攻关,历时2年,创建了“中茶熟普PCS分类体系(专利号:201811115597.9)”,并设计了中茶熟普品质数字化标识标签,帮助消费者更加直接地了解中茶熟普产品品质,选择适合自己的那款茶!

  “中茶”熟普PCS分类体系(Process加工工艺,Component茶叶成分,Sensory品质特征),依据熟普理化成分指标和感官品质特点将中茶熟普产品分为三大类:

  1.传统发酵醇厚型:茶多酚(%)+6.5×咖啡碱(%)≥32%,其汤色红浓,香气纯正浓郁,滋味醇厚饱满,持久耐泡。

  2.传统发酵甘甜型:茶多酚(%)+6.5×咖啡碱(%)<32%,其汤色红亮,香气纯正,滋味醇和甜润。

  3.现代技术发酵型:茶褐素(%)≥12%,其汤色红浓,滋味甘醇、细腻。
  中茶熟普PCS分类体系

  在三个分类基础上,又细化了感官等级子标签,即传统发酵醇厚型、甘甜型、技术发酵型的厚滑度和甜度等级。用简单清晰的数字等级,告诉消费者普洱熟茶的一些专业品质特征。例如中茶熟普PCS34型,该产品厚滑度等级3,甜度等级4,属于传统发酵甘甜型。
重磅|中茶熟普PCS分类体系发布
  中茶熟普品质数字化标识标签示例
  传统发酵醇厚型和传统发酵甘甜型物质成分标准和数字化标识标签图解
  中茶熟普传统发酵醇厚型经典产品列表
  中茶熟普传统发酵甘甜型经典产品列表

  “中茶”熟普PCS分类体系的建立过程

  普洱茶是以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在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采用特定的加工工艺制成,具有独特品质特征的茶叶。按照加工工艺及其品质特征分为普洱生茶和普洱熟茶。(GB/T22111-2008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
重磅|中茶熟普PCS分类体系发布
  中茶熟普加工工艺流程

  普洱茶除了可以按照加工工艺分为生茶和熟茶以外,还可以按照茶园形态(野放型、生态型)、树种(乔木型和灌木型)、产区(西双版纳、临沧、普洱)、山头(布朗、帕沙、南糯、易武、勐宋、景迈等)、产品形态(散茶、饼茶、沱茶、砖茶)和仓储地区(昆明、北京、广东、香港、马来西亚)等进行分类。但是这些分类方法很难解决消费者,尤其是新一代消费者,在选购普洱茶方面因缺乏落地性数字化参考值而导致的普洱茶选择困难症。

  无论茶树生长方式、茶树品种、产区、山头还是加工工艺,都是通过影响茶叶中内含物质组成最终影响茶叶感官品质和健康作用的。这也是中茶熟普PCS(Process加工工艺,Component茶叶成分,Sensory品质特征)分类体系建立的理论依据。
重磅|中茶熟普PCS分类体系发布
  中茶熟普PCS分类体系建立理论依据

  根据这一理论依据,联合团队由资深茶人精选中茶熟普代表样品,进行感官评审;由专业科学家团队检测茶叶关键理化成分,主要有茶褐素、茶红素、茶黄素、总黄酮、水浸出物、咖啡碱、氨基酸、茶多酚、可溶性糖、水分等,建立了“中茶”熟普“感官-成分”数据库。通过相关性分析、通用全局优化算法,成功实现了数学建模,利用数学模型与感官品评两者进行匹配,最终得出中茶熟普PCS体系分类公式。
  (a)厚滑度与主要理化成分相关性分析结果;(b)甜度与主要理化成分相关性分析结果;(c)厚滑度预测模型;(d)甜度预测模型

  在数学模型基础上,中茶熟普PCS分类体系根据熟普发酵工艺及成品感官特征的不同将中茶熟普分为传统发酵醇厚型、传统发酵甘甜型、现代技术发酵型三大类,并通过研究制定了相应的物质成分标准和数字化标识标签;每一大类又可根据原料产区、原料级别、存放年份、陈化仓储不同进行进一步细分为不同的子类,如下图:
  中茶熟普PCS分类体系类别细分

  中茶熟普PCS分类体系的建立既是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云南中茶茶业有限公司及中茶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立足现代消费者需求、助力产业转型升级的成果;也传递了中国茶叶有限公司为消费者奉献高品质产品的美好愿望。下一步双方将积极推动研究成果在“中茶”产品中的应用转化。

上一页:众里寻她千百度 论道中国黄茶——中国黄茶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

下一页:“蒙顶甘露杯”首届全国大学生斗茶大赛圆满举办

相关阅读

茶友网
滇ICP备19006320号-4
滇ICP备1900632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