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绍裘
云南凤庆茶厂为冯绍裘塑立的铜像
1988年,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茶业卷》,书中刊载了中国茶学界公推的20世纪中国十大茶学家,他们分别是吴觉农、胡浩川、冯绍裘、蒋芸生、方翰周、王泽农、陈椽、庄晚芳、李联标、张天福。这十大茶学家中与安化渊源最为深厚的是滇红创始人,被誉为“滇红之父”的冯绍裘。
三度来安化工作
冯绍裘是湖南衡阳县人,毕业于河北保定农业专科学校。他曾3次来安化工作,是什么机缘让他与安化有如此深厚的渊源呢?前两次与一个人有很重要的关系,这个人是他在保定农业专科学校的同学李厚徵。李厚徵,湖南湘潭人,曾任湖南省茶叶讲习所所长。1924年,冯绍裘被他聘请到讲习所任专业课老师,从此踏上了从事茶叶工作的道路;后来,升任该所教务主任。1928年,湖南茶叶讲习所因经费困难停办,改名为湖南茶事试验场,冯绍裘被委任为场长,直到1932年调离。第二次是1942年,时任中茶公司总技师的李厚徵在安化督办砖茶生产,他请从云南回湘探亲的冯绍裘留下来,帮助解决黑茶压砖的问题,到1948年才离开。冯绍裘第三次来安化是1950年4月。他已是中茶公司华中南区公司副总经理,由汉口到安化来检查工作并策划红茶收购产制业务,非常忙碌,但他还是专门为安化茶叶制作练习生训练班讲课。他讲课的内容《夏茶秋茶采制应注意的几点》发表在当时的《安化茶讯》上。很多年后,当时的学生廖奇伟、方永奎还能回忆起上课的情形。
在安化推行机械制茶
千百年来,安化制茶一直采用手揉脚踩,人工制作,不但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茶叶品质不高,而且不符合食品卫生要求。1928年,冯绍裘租佃安化黄沙坪谌姓山地200余亩,开荒种茶。随后,他从上海购入动力制茶机械五台(蒸茶机、复炒机、炒揉机、揉捻机、干燥机各一台),在安化投入使用。这是安化茶叶制造使用机械的开始,也是湖南应用茶叶初制机械的开始。
后来,他自行设计手推式木质吊桶揉捻机和A型烘茶机,1947年在安化集资试办群力机械制茶厂,加工制作20多部投入使用,效果不错,比手工生产提高工效六七倍,茶叶制作质量大有提高。由于取材容易、结构简单,这种木质揉茶机上世纪五十年代曾在安化县内大量推广,俗称“绍裘式”揉茶机,现在的茶农家里还经常能够见到。“绍裘式”揉茶机的推广运用,实现了由“人工揉茶”向“机械揉茶”的历史性突破,在改变手工制茶传统、推进机械加工方面作出了贡献,冯绍裘因此被誉为机制茶之父,成为中国机械制茶奠基人之一。
研制安化茶叶新产品
冯绍裘擅长制茶评茶,1928年他所制砖茶获“中华国货展览会”一等奖。1933年以他为主试制的机制绿茶1350公斤,经实业部沪、汉两商品检验局检验,“品质较日本的绿茶更有特色”。他还聘请杭州的“龙井”“珠茶”技师三人来安化开办训练班,后来该厂编写了制作红茶、蒸青、扁茶及珠茶等技术小册子,广为推广。
1941年抗日战争期间,交通受阻,县内红茶无法外运,内销黑茶也大量积压。在茶叶外销、内销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冯绍裘在两仪茶厂积极试制内销绿茶新产品,有扁平形的“芙蓉仙”“玉液奇”“文合秀”“江南春”,团形的“乌云碧”“高泽録”“镇华峰”“小桃源”“联凤珠”“结龙团”“天然色”,自然式的“两腋轻”等,曾得到湖南省建设厅的嘉奖。他的评茶技术造诣极深,人称“冯鼻子”,在中外茶叶界享有盛誉。
组织领导安化砖茶生产
我们在谈论安化黑砖茶时,讲得最多的是彭先泽先生,但忽视了冯绍裘。
1940年,彭先泽带领他的团队研发出来的黑砖茶在当时是新产品,销往苏联及东欧国家,因为设备简陋、技术生疏、生产效率低下、产量很低,无法完成出口任务。1942年,冯绍裘回湘探亲,李厚徵此时正在安化督办砖茶生产,李就说服他这位老同学留下来,帮助解决压砖的问题,报请中茶总公司,任命冯绍裘为安化砖茶厂厂长。冯绍裘走马上任,抓住砖茶关键工序,将木质蒸箱改为小蒸甑。蒸具设备的改进,加速了茶叶软化,提高效率一倍;将压砖斗模单压改为双压,又使压制效率进一步提高。这些技术改革,不仅大大提高了生产力,也为后来的砖茶生产全程机械化奠定了基础。
1944年6月,中茶湖南砖茶厂由复兴公司湘分公司接管,冯绍裘改为复兴公司湖南砖茶厂厂长,继续经营压制砖茶,直到1945年抗战胜利调离安化。
冯绍裘在安化砖茶厂工作近4年的时间里,积极改进黑茶砖加工设备,提高生产加工技术,大量生产黑茶砖,对抗战时期的安化经济作出了重要贡献。
培养大量茶叶人才奠定茶叶科研基础
冯绍裘在安化最早是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1924年至1928年,他先后在湖南茶叶讲习所任专业课教师和教务主任;1928年开始,他在湖南茶事试验场任场长,同时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
湖南茶叶讲习所于1920年由长沙岳麓山迁至安化县小淹,茶叶讲习所为国内开办较早的茶叶专业学校之一,李厚徵、彭国钧先后为负责人,冯绍裘为教师、后来担任讲习所教务主任。1934年吴觉农先生在《湖南省茶叶视察报告书》中认为:“湖南茶叶学校(讲习所)较其他各省完备。”经费除由省拨给外,安化县教育局也给予一定补贴(每个学生每年60元)。冯绍裘在讲习所,除了讲授土壤、农业气象、茶叶制造等课程外,还和学生一道,参加该所茶园和制茶厂的生产实践活动,刻苦钻研并掌握了茶叶栽培、茶叶制造技术,为他以后步入茶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冯绍裘从1924年开始,到1932年离开,在安化的8年时间里主要从事茶叶科研、教学工作,培养了王坤、刘凤文、周世胄、刘宝祥、文世银、黄甲寰、周三才等大量茶叶优秀人才。
安化的茶叶系统性科学研究是从冯绍裘任湖南茶事试验场场长时正式开始的,主要试验内容有茶树品种比较,播种时期及深度,移植距离、茶园绿肥、剪枝、施肥、机制茶叶等项目,这是当时国内最早的茶叶科研示范单位之一,从那以后,安化茶叶科研薪火相传,至今一直没有中断。
尽管冯绍裘茶叶生涯中最为精彩的一段是在云南顺宁研发滇红,成为滇红创始人,被誉为“滇红之父”,但他3次来安化工作,为安化乃至湖南茶叶的发展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同样光彩照人,彪炳千秋。
来源:益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