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茶玩什么?

熟茶玩什么?

11阅读 2023-08-05 02:30 常识

玩味普洱,生茶品山头,熟茶玩什么呢?对于喝生茶的茶友而言,只需认准山头,心里便有了底。近年来的熟茶,也往往注明山头,这说明人们对一款熟茶的原料是越来越看重。而熟茶的滋味,也因山头的细分而更可把玩。

再者,离地发酵、竹筐发酵、单株发酵、罐装固态发酵、古树发酵、春茶发酵等概念的涌现,说明生产者对于发酵工艺的提升更加注重。熟茶领域力求创新,另辟蹊径者不乏其人,比如巅茶的天脉发酵技术、润元昌春茶发酵,市场接受度如何,消费者如何反应,还需进一步印证。不过,关于熟茶的工艺问题,向来就存有传统与创新之争。

老班章下水“风波”何来?

2018年,新锐普洱茶团队“山国演绎”在某直播平台放出一吨老班章熟茶发酵的视频, 一时众声质疑,在勐海茶圈和网络上掀起了不小的风波,风波何来?一为老班章本就 多是非,颇惹物议。从9.9元、99元到9999元都是老班章,可以说,茶行业发展到今天,老班章已经成为茶友们信任危机最薄弱的一环。二为熟茶, 一部分新派茶人认为,传统的熟茶发酵多选用粗老底料,或因时代局限、工艺弊端, 致后期陈化乏力,因此有所谓“熟茶靠碰”,市上好熟茶难寻。所以,敏感的老班章+熟茶,难免被质疑是最先吃螃蟹,喜欢被夹之举。

争议点大致如下:古树茶发酵一定比小树、台地茶好吗?春料发酵一定比雨水茶好吗?小堆一定比大堆好吗?老班章古树料发酵 一定比其他地方的料好吗?

好原料是支撑普洱茶陈化的根基。撇开老班章不说,市场不认同用名山古树料去发酵熟茶, 是基于对技术上的存疑,此前很多的熟茶发酵, 并没有解决生茶发酵成熟茶以后,还难得地能保留山头口感特征的问题;古树原料内含丰富,茶多糖含量高,虽然口感更加醇厚甘甜,但发酵难度加大,损耗也更大。所以用好料发酵熟茶,简直有点像把好钢用在刀背上。随着熟茶市场的理性化,消费者对熟茶的品饮要求已经有了质的提升。

往往生产者眼中的好熟茶和消费者所持观点不一,许多茶友对于普洱茶的认知都是由一款干净的熟茶开始,这样的熟茶堆味不明显,容易上口,这也是现代熟茶派和传统熟茶派的分歧点之一,传统熟茶推崇的“勐海味”,源出于勐海茶厂传统、经典的拼配料、大堆子、地面发酵,这样的熟茶有着独特的堆味,茶汤较厚,但初入门的茶友不大能接受,所以新生代茶企才萌发离地发酵、小堆发酵等技术改良。

“熟茶热”得益于企业开始重视熟茶市场,用优质原料生产熟茶,在工艺上不断改进,提升熟茶品饮的适口性,并加大宣传力度,熟茶才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消费市场有对高品质熟茶的需求,就会有人想尽办法去解决工艺问题以填补市场空白。“山国演绎”用一吨老班章古树料发酵的壮举,也是多年的经验积累。

当然了,试水名山古熟的茶企也不止一家, 2019年澜沧古茶公司新推出的冰岛熟茶,借助了 公司本身丰厚的底蕴, 一上市就颇受追捧。冰岛古熟的惊鸿一瞥,源于澜沧古茶公司多年在熟茶领域的厚积薄发,澜沧古茶的发酵厂房最早启用于1979年,经过长达三十多年的使用与培养,这里已形成独特的发酵环境和微生物群落,而使用山泉水发酵,也使得澜沧古茶公司的熟茶产品更具风韵,这块“熟地”已诞出九代0085经典熟茶产品,而乌金更作为公司重器,2016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登堂发布,被国内知名大学 EMBA课程列入教学案例,称其代表了现代普洱茶熟茶的发展方向,成为现今熟茶领域的重磅力作。在众多优质熟茶之中, 世昌兴的“冰岛壹号”拥有不少的拥趸,这一批冰岛熟茶的原料已经过近十年的存放,属于老料新压,它的品质基于原料的优质。越来越多的茶人意识到, 熟茶品质的升级颇多受益于近年来山头茶的兴起。优质山头的茶叶不仅因其百山百味的山韵,适合制成生茶,用于制成熟茶,在3-5年的陈化期间,往往有着令人惊喜的表现,单就好喝这一层面 来看,已经超越了早前许多下关、勐海出品的经典熟茶产品。彩农茶出品的王者力量,在熟茶产品中也是一款十分有分量的优质产品。但考量一个茶品的优劣,往往需要时间的沉淀。由于山头料发酵熟茶是近年兴起的风潮, 一是价格高昂,受众狭窄;二是名山古树熟茶的 接受度并不是很高,很多资深茶客倾向于大厂和拼配料产品,目前仍抱观望态度。到底它们的陈化空间有多大,陈化的后续表现能否超越曾经的“勐海味” 还未敢断言。

对于商家来说,用上等原料发酵熟茶不仅增加了成本,也有不小的风险。 从原料、市场、成本、品饮习惯等方面看,高端原料和高端熟茶能否具有价值对等关系,小筐发酵、春茶发酵等 PK传统型拼配发酵技术,是否更胜一筹; 山头熟茶是一次产业上的进步,抑或是又一个噱头,尚需时间检验。当然最难的还是人们如何在成品问世后,破除先入之见,客观接受和消费。要刷新多数人固有的观念和思想,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一款好茶,最重要的是要符合普洱茶后期越陈越香普遍定律,同时能满足新茶的适口性,老班章也好,冰岛也好,既然都是熟茶,也符合这个规律,具备好原料、工艺过硬,发酵成功,后期的表现就值得期待。名山古树熟茶之所以值得尝试,源于市场有需求,不失为普洱熟茶领域的探索性拓展。随着熟茶市场的升级,熟茶产品的多面性也逐步被商家发挥到极致,且不说在销法沱时代涌现的一系列玫瑰、茉莉、茴香、金桔等花式混搭的云南沱茶袋泡茶,小青柑、大红柑风行茶界的绝配,至今不衰。人们在品饮上把熟茶提升到玩味的程度,也让人惊讶于熟茶的千人千面,变化无穷的魅力。

发酵到培育

固本培元才能创新求变直到1973年,官方才正式定义

了“熟茶”这一产品品类,同时对熟茶的工艺进行了必要的规范,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作为保密技术在各大茶厂推广运用。在近30年的生产过程中,熟茶的制作方法作为一种明确的制茶工艺被不断地重复、固化、确保了产品的持续稳定。

作为一家典型的传统型熟茶企业,五正熟茶产品如T262、 印本纪,市场接受度颇高。然而,曾任五正熟茶总经理的李亚全婉言道出,随普洱茶逐渐热门而出现的许多新工艺并不能说是一种进步。支撑这一论点的依据在于,目前市上大量存储达十年的茶并没有获得理想的陈化效果,甚至出现越放越喝越寡淡的怪象,老不如新,许多中期茶价格还低于刚上市的新茶。在五正的理念里, 至少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堪比2003年前勐海茶厂的7572、中茶的7581 这样传统工艺制作的熟茶产品传世。

五正拒绝一切导致茶青产生前发酵的非普洱茶工艺用于普洱茶生产。比如萎凋、低温长炒、渥黄、渥红甚至摇青等,新工艺虽解决了普洱茶新茶适口性的问题,但扼灭了普洱茶存放的基础。 而所谓通过创新工艺,使产品呈现出花香、蜜香等香气,并使香气显扬,实际上是工艺做香,抹杀了普洱茶自身的地域香、品种香和陈化的时间香。五正熟茶董事长周云川先生,同时也是制茶领域的专家,他从百年号级老茶、印级老茶入手,经过20年渥堆发酵技术研究, 掌握了复刻老生茶品质特点的熟茶制作工艺。2016年,以20世纪五十年代甲级蓝印为标的物的五正熟茶印本纪(甲级)一经问世,受到普洱茶发烧友的追捧,成为行业标杆产品,业内称为“印本纪现象”。因此他们认为熟茶要做好, 还得先继承和回归传统,再来谈发展和突破会更现实。

但把做熟茶的态度表达得如此纯粹,作为单一产品的企业毕竟只是少数, 多数茶企只是把熟茶生产作为产品线必要的补充,无论是资金、人力、科技上的投入都属于谨慎型的商业行为。由于熟茶发酵不仅要求过硬的技术,长期的经验也十分重要的,新手的摸索往往伴随不断的试错,这其中,原料的损耗、资金的积压都需要考量,因此,如果不具备相当的把握,多数企业不会轻易涉足熟茶这一领域,不少中小企业的熟茶发酵多是找有经验的大厂代办。目前市场上的熟茶口碑品牌下关、大益、澜沧古茶等屈指可数,其发酵规模10吨至五六十吨以上, 都是大堆子发酵,从长期的产品体验和市场反馈来看,传统的熟茶发酵出品稳定、 味道醇厚、气韵长足,已经成为市场检验后的定论。这样的生产模式也就决定了市场上传统型熟茶多是大厂,但据此便断言小堆发酵或是别的厂牌所产制的熟茶品质不佳,确乎站不住脚。

但出于熟茶生产的风险评估,资金较为单薄的中小企业宁愿把好原料投入到生茶类,使得市场上可供消耗的熟茶越发难找。且由于许多人,特别是女性茶友不宜过多的饮用生茶,因此,市场总体上还是熟茶消耗多。这也是近些年熟茶热兴起的原因之一,更是许多茶企持续开发熟茶产品的动力。虽然中国本土的茶叶年产量巨大,但市场之中的熟茶缺口仍然未能被填补。

与多数企业致力于工艺所不同的是, 由储存方式着手改良熟茶品质也开始崭露新的苗头。柏联普洱立足景迈打造了原产地茶窖,并与微生物专家陈杰以此作为 长期课题研究,通过微生物技术、菌群培养,为生茶的后发酵模拟出的陈化模式,理论上最终将取得和熟茶同样口感和滋味的生茶,当然,这样的人工培育手段毕竟缺失发酵这一环节,产品不可能等同于熟茶,但从中可窥见未来熟茶发展的一个走向。也许有一天,人们通过培育,便达到年份熟茶的陈化效果也未可知。很多人至今仍然对于“勐海味”的熟茶存有源自传统的迷信,往往不远万里地把原料转运到勐海进行发酵,同样在这个因循传统的地方,不少人以离地、竹筐、小堆模式进行发酵。可说熟茶工艺的业态目前仍是传统与创新并存,熟茶发展的路径有着多重方向,并与未来的生物技术密切相关,但是,说到底,人们对于熟茶技艺的创新改良,基本是保留了传统熟茶发酵的原理,在发酵环境、数量、程度等方面进行人工干预。无论其技术终将从哪一个层面突破,都需要探寻一种平衡:上市即喝的适口性和陈化价值的最大化 这才可能成就一款包容了过去、当下、未来,呈现出时间魅力的传世经典茶品。

原文刊载《普洱》杂志

2020年6月刊

作者|三胡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上一页:黑茶千姿百态,你喜欢的样子它都有

下一页:八角亭珍品启新岁:珍藏金枝玉叶

相关阅读

茶友网
滇ICP备19006320号-4
滇ICP备1900632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