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好不好喝与氮元素有关

茶叶好不好喝与氮元素有关

1阅读 2019-02-28 01:29 常识

正文

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茶发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在宋代,如今已经成为风靡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嗜好饮茶的人们遍及全球,全世界已有50余个国家种茶,寻根溯源,世界各国最初所饮的茶叶、引种的茶种、以及饮茶方法、栽培技术、加工工艺、茶事礼俗等,都是直接或间接地由中国引进的。中国是茶的发祥地,被誉为茶的祖国。茶,乃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茶文化,乃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几十年来,茶学和植物学研究相结合,从树种及地质变迁气候变化等不同角度出发,对茶树原产地作了更加细致深入的分析和论证,进一步证明中国西南地区是茶树原产地。主要论据,简单地讲,有三个方面:

       1、从茶树的自然分布来看

       目前所发现的山茶科植物共有23属,380余种,而中国就有15属,260余种,且大部分分布在云南、贵州和四川一带。已发现的山茶属有100多种,云贵高原就有60多种,其中以茶树种占最重要的地位。从植物学的角度,许多属的起源中心在某一个地区集中,即表明该地区是这一植物区系的发源中心。山茶科、山茶属植物在我国西南地区的高度集中,说明了我国西南地区就是山茶属植物的发源中心,当属茶的发源地。

       2、从地质变迁来看

      西南地区群山起伏,河谷纵横交错,地形变化多端,以致形成许许多多的小地貌区和小气候区,在低纬度和海拔高低相差悬殊的情况下,导致气候差异大,使原来生长在这里的茶树,慢慢分置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不同的气候中,从而导致茶树种内变异,发展成了热带型和亚热带型的大叶种和中叶种茶树,以及温带的中叶种及小叶种茶树。植物学家认为,某种物种变异最多的地方,就是该物种起源的中心地。我国西南三省,是我国茶树变异最多、资源最丰富的地方,当是茶树起源的中心地。

       3、从茶树的进化类型来看

      茶树在其系统发育的历史长河中,总是趋于不断进化之中。因此,凡是原始型茶树比较集中的地区,当属茶树的原产地。我国西南三省及其毗邻地区的野生大茶树,具有原始茶树的形态特征和生化特性,也证明了我国的西南地区是茶树原产地的中心地带。

日前,科学家在云南揭示了茶叶风味与品质的奥秘,并在氮元素影响与茶叶风味相关的代谢产物积累模式调控多组学研究方面取得了新进展。

施肥是茶叶生产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增加茶叶产量和提高茶叶品质的一项重要技术。肥料中的氮元素是所有氨基酸、蛋白质的组成成分,也是核酸、叶绿素、多种辅酶、多种维生素和多种激素的主要成分。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种质资源、基因组学与生物信息学的高立志研究组以一年生云南大叶茶苗为研究材料,采用代谢组学和转录组学相结合的技术手段,对不同氮水平和氮形态下生长一定时期的茶苗的生理指标、代谢物积累和基因表达模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

他们发现,不同氮条件处理下,茶叶中黄酮类物质的积累及其相关基因的表达模式都表现出最为显著的差异。缺氮条件下,茶树大量积累黄酮类物质,他们推测这与缺氮条件中黄酮类物质合成基因的高表达密切相关。与缺氮茶苗相比,使用硝酸盐、氨气和一氧化氮来提供氮元素的茶苗叶片中,显著富集了脯氨酸、茶氨酸和谷氨酰胺,尤其是在铵态氮处理的茶苗叶片中最为明显。因此,氮素不足和氮素过多都会对茶树产量和品质产生不良影响。如果氮素过多,会使茶树光合作用形成的碳水化合物大部分用于合成蛋白质,限制了一部分糖类向多酚类转化,结果多酚类和水浸出物含量下降而影响红茶品质;而氮素营养不足时,茶树体内蛋白质、核酸、叶绿素的合成受到阻碍,致使新梢伸长缓慢,萌发轮次减少,芽头密度变得稀疏,对夹叶大量出现,直接影响茶叶的产量和品质。

随后研究人员又进一步分析发现,作为耐铵和喜铵植物,在铵态氮处理条件下,茶树通过高效的氮吸收、运输和同化以及活跃的蛋白质降解过程,大量富集茶叶风味物质茶氨酸以适应过量的铵离子,避免伤害。施氮后新梢叶片中的硝酸还原酶活性提高,叶绿素含量和含氮化合物均有增加;茶树在冬季和早春的光合强度得到增强,使翌年春茶新梢叶的氨基酸含量提高,从而改进春茶的品质,可让品茗客喝到茶气、香气和回甘俱佳的好茶而欲罢不能。

发表于国际期刊《农业与食品化学杂志》上的这项最新研究,为全面揭示不同氮水平和氮形态对茶叶中风味物质积累模式的调控机理奠定了重要基础。

(记者 赵汉斌 责编:李轶群、杨迪)

特别提示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文摘自“科技日报图片来源于网络,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更多信息。我们精选的每一篇文章都尽可能的注明作者和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原作者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上一页:转行还是转型?茶行业的未来到底在哪里?

下一页:普洱茶投资分析:一夜之间风云突变 毛茶价格下跌为哪般

相关阅读

茶友网
滇ICP备19006320号-4
滇ICP备1900632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