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是一座让人向往的茶城,因地得名、因茶闻名,自古至今皆当之无愧地成为茶城的代名词。今天的普洱城,各地商人云集,普洱市因茶而成为文化荟萃之地。
茶马古道,分布着诸如易武、普洱、黑井、鲁史、巍山、腾冲、丽江、丙中洛、中心镇、升平镇等上百个古村镇。这些古村镇,有的已列入世界遗产,有的已列为历史名城、镇,然而有的至今还保持着原生态,在古道深山不为人知,但随着现代化建设的深入,社会发展的大版图向西南、西北延伸,普洱及城市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
谈及普洱茶首先要了解因茶而闻名的普洱市。
普洱市是一座让人向往的茶城,因地得名、因茶闻名,自古至今皆当之无愧地成为茶城的代名词。如今的普洱城,商贾云集,因茶而成为文化荟萃之地。
“普洱茶名重于天下”,这是清人檀萃1799年在《滇海虞衡志》中记载的史况。历史上乾隆皇帝送普洱茶给俄国使团、英国使团,在清宫档案中多有记录,而《红楼梦》中贵族千金、太太们喝普洱茶更是世人皆知。普洱茶因此也蒙上了神秘的面纱。
溯源“普洱茶”
普洱茶产自云南南部少数民族地区,西双版纳(车里)是普洱茶的孕育地、原产地及主产区。普洱茶历史可追溯到明代,普洱府成立于(1729年),有历史记载,明万历末年(1620年),普洱茶已“士庶皆用了”,而车里宣慰司管辖普洱时,普洱茶产业规模已初步形成。目前西双版纳保留着5万多亩明、清时期的古茶园,是近代史人们检验、断定“普洱茶史”的珍贵活史料、活档案。
《云南各族古代史略》记载:布朗族和崩龙族统称朴子族,善种木棉和茶树。今德宏、西双版纳山区还有一千多年树龄的古老茶树,应是崩龙族和布朗族的先民种植的。唐代南诏国后期,哈尼族、拉祜族、基诺族、彝族先后迁入西双版纳种茶,到明末清初已初步建成15个大茶山,茶园面积超过10万亩,分别位于:澜沧江以东的莽枝、倚邦、蛮砖、攸乐、革登,易武;以西的南糯山、勐宋、帕沙、贺开、布朗山、巴达、曼糯、小勐宋、景迈。普洱茶诞生的摇篮就位于此,也是清代普洱茶能闻名天下的资本。
从西双版纳古茶山形成的时间及明清两代史书对普洱茶的记载来判断,普洱茶分两个历史发展阶段,一是车里宣慰司阶段,二是改土归流后的普洱府阶段,这两个阶段不能分割,否则,说不清普洱茶的起源,道不明普洱茶为何辉煌。
探求车里茶文化
车里宣慰司是普洱茶形成的初级阶段,标志产品为“紧团茶”。依据《明·滇志》及谢肇的文章来分析,明代西双版纳应该实施过大规模的种茶计划。在车里宣慰司阶段,将茶叶作为一个大产业来发展,推行指令性计划,号召山区各族村寨种茶。从明清两代留下的史书记载来看,明代车里宣慰司和中央政权关系很好,明朝还多次派兵协助车里宣慰司抵抗外来侵扰,稳定政权,因此种茶计划得以很好地延续下来。
明朝前期战事不断,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至明正德末年(1521年)的一百多年间,边境一线的八百、木邦等五个宣慰司经常作乱,明朝廷几次派大军平乱,平乱耗用的军马不是个小数字,而云南茶叶可以和西蕃马匹互换,导致明代朝廷对于茶叶需求量大增,同时也促进车里宣慰司的茶叶更快发展,为茶叶发展种植奠定了基础。
寻觅林中之城普洱府
普洱府所属地区是北回归线附近稀有的绿洲,森林覆盖率约70%,山上云雾缭绕,独特的生态环境造就了茶树最适宜的生长环境。作为世界茶叶发源地的思茅市(今普洱市),又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林中之城”,至今还保留着茶叶生长和发展的活化石链。
雍正七年(1729年),清政府对西双版纳进行改土归流,置建了普洱府,普洱府建立后,澜沧江以东的六大茶山(易武、蛮砖、攸乐、倚邦、莽枝、革登)划入普洱府管辖,而当时西双版纳是云南最大的产茶区,为了垄断“大钱粮”,清政府建立思茅总茶店,垄断经营茶叶,这也是历史上政府正式插手、控制、垄断云南茶叶。
雍正十一年(1733年),伊继善任云贵总督,撤销思茅总茶店,第二年在云南推行茶法,云南茶法规定交易的茶需为圆饼状,每个圆饼重7两,七个圆饼为一筒,每筒49两,每筒征税银1分,其实七子饼茶就是为了方便计税,而云南茶法的出台,也让七子饼茶逐渐被外界所熟悉认可。
从古至今,得此殊荣的只有云南的七子饼茶,它是清代唯一达到标准的入贡茶,同时也是普洱茶的标志。清代改土归流普洱府置建后,15个大茶山进入鼎盛时期,按史籍所记载,清代普洱茶最高年产量8万担,15个大茶山面积可达到20万亩,这些直接造就了普洱茶的辉煌,才有了后来“普洱茶闻名天下”的美誉。
原创: 亚太茶业微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