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口感排序,非常冒险。
尤其是含蓄的国人,说一半,留一半,爱给自己留余地,不伤和气。
当然,像西方葡萄酒一样,对茶做数字化的评价体系,圈内也有人在做。
但是,效果一言难尽。
用什么方式来表达普洱茶,是个难题。
要简练、要高度概括,要有人人都能接受和感受到的标准,要方便交流。
即便到了今天,普洱茶还严重缺少科学测试,生化分析,品牌认证,质量鉴定。
虽然风行天下,但生存基点还很脆弱。
经受不住滥竽充数、行情反转、舆情质疑。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方舟子怼上普洱茶”事件,随随便便一条微博,就可以把水搅浑,掀起骂战。
不明所以的看客,哪有心情听茶圈的人辩解,只知道饮用普洱茶有风险,唯恐避之不及。
所以说,与其让普通人练就火眼金睛,不如圈内人自己出个标准。
「有没有可能为经典品牌排序?」
爱喝茶的人,一般也爱喝酒。
平时酒友聚会,谈论酸度,谈论平衡度(balance),论余味有多长(精确到几秒),感到非常爽朗。
但是跟人谈论普洱茶的时候,心中有一丝不安。
觉得还是没有落到实处,就像游离了一个个作品来讲美术史,才讲几句,看对方迷茫的眼神,我的心就慌了。
跟葡萄酒一样,普洱茶也有很多品牌,很多经典茶饼,有哪几个是普通人应该知道的呢?
它们的等级如何划分?我们有没有可能从一些“经典品牌”的默认排序中,把握住普洱茶的好坏评判体系?
但是,即便像红酒一样论酒庄,给普洱茶的峰峦排序,也遇到了特殊困难。
「喝过才有发言权,问题是我没喝过」
如题目所暗示,给口味排序,不单单是动了谁的利益问题。
那就是,抵达普洱茶世界之巅的人,实在太少,难以构成广泛舆论。
上好的茶品,隐秘又稀缺,怎么构成让大家服气的评判?
行家之间,甚至都知道哪几位老兄藏有哪几种品牌,说高说低,都有“挟藏品而自重”“隐私心而待沽”之嫌。
因此,资深茶客们往往只默默地排序于心底,悄声嘀咕于壶边,说大声了,怕遇冷眼。
这似乎是个死循环,因为“游戏规则”不明确,大家不敢进来玩。
而因为人少,就更加难以构成广泛的评价体系,况且是个吃力不讨好的事。
看我写得这么纠结,我家养的猫说:“把老茶客压箱底的宝贝搜罗搜罗,放在一起,像RP(最具影响力的葡萄酒评论家)一样做个百分制的榜单?”
我说,“那钱你出,得罪人的话你来说。”它又不吭声了。
如果真有个构筑完善这个体系的人,他得是一个宏观管理者,既有科学思维,又有敏锐口感,因此对各个品牌都有一种鸟瞰的高度。
但是目前,没有人敢轻言自己已经把普洱茶“彻底整明白”了。
如果有天,真出了这么一个评分体系,希望大家能像今天包容异己的声音一样,先听听他们怎么说,再耐心地梳理出一条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