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宁茶学堂】红茶历史到底可以追溯多远

【凤宁茶学堂】红茶历史到底可以追溯多远

1阅读 2019-04-19 06:56 常识

  红茶,英文为“Blacktea”,属于全发酵茶类,是以茶树的芽叶为原料,经过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初制工艺加工而成的。


  红茶在加工过程中发生了以茶多酚酶促氧化为中心的化学反应,鲜叶中的化学成分变化较大,茶多酚减少90%以上,产生了茶黄素、茶红素等新成分。因其干茶色泽和冲泡的茶汤以红色为主,故名红茶。

  红茶的起源有各种说法,但其确切的创制年份现已无从考证。

  红茶一词最早出现于刘基(1311—1375年)《多能鄙事》一书中:“兰膏红茶”、“酥签红茶”茶汤的调制方法。

  明初学者朱升(1299—1370年)在《茗理》一诗中描述:“……抑之则实,实则热,热则柔,柔则草气渐除。然恐花香因而太泄也,于是复扬之。迭抑迭扬,草气消融,花香氤氲。茗之气质变化,天理浑然之时也,浸成一绝。”这与红茶的发酵过程制法相同,说明明初就已出现红茶制法。


  红茶的起源

  现今,被大家普遍认可的有四个关于红茶起源的记载:

  一是,明万历年间徐?《茶考》中“(武夷山)然山中土气宜茶,还九曲之内,不下数百家,皆以种茶为业,岁所产数十万斛,水浮陆转……”

  二是,1732年宗安县令刘靖在《片刻于闲集》中记载“山之第九曲尽处有星村镇,为行家萃聚。外有本省邵武、江西广信等地所产之茶,黑色红汤,土名红西屋,皆私售于星村各行”。

  此记载明确阐述了红茶的起源地在福建武夷山星村镇桐木村,也就是大家在市面上经常见到的小种红茶的核心产地。

  三、1762年瑞典植物学家林奈在《植物种志》书中误把茶分为两种:代表绿茶Theavirids和发酵茶的Theabohea(武夷变种)。

  四、英国出版的《茶叶字典》中,条目“Bohea”注释为中国武夷山所产的茶叶,通常用于制成最好的中国红茶(ChinaBlacktea)。

  红茶发展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小种红茶

  开始于16世纪,起源于福建武夷山星村镇桐木关,手工制法生产小种红茶,是世界上最早的红茶,是中国及世界红茶的始祖。

图片来源于网络

  1610年,荷兰商人第一次运销欧洲的红茶,就是福建星村小种。

  在桐木关一带的小种红茶成为“正山小种”,也称为“桐木关小种”、“星村小种”。在政和、坦洋、北岭、屏南、古田、沙县及江西铅山等地所产的小种红茶,称为“外山小种”或“人工小种”。

  第二阶段工夫红茶

  在18世纪中叶,从小种红茶演变为工夫红茶,此工艺传播到了安徽、江西等地,之后被大量生产。具有代表性的有:

  一、宁红工夫:被称为最早的工夫红茶之一,始产于清朝道光年间(1821-1850年)。

  二、祁门工夫:是中国传统工夫红茶的珍品,有百余年的生产历史。主产于安徽省祁门县。

  第三阶段分级红茶

  1880年,发明揉捻机和烘干机的机器制法,即为分级红茶制法,国外称为传统制法。

  现今,一般被分为9个级别,为特级到九级,但目前大量被使用的是特级、一级、三级,之后的级别很少再以清饮的方式被饮用,被大量使用于调味茶的制作。

  第四阶段红碎茶

  又称切细红茶。1925年,印度杜尔斯采用切烟机制法,后来改用C·T·C揉切机制法。

  红碎茶是目前国际市场上销量最大的茶类,有百余年的产制历史,而在中国发展是近30年的事情。

图片来源于网络

  1967年外贸部发布了四套红碎茶标准样:

  第一套茶样适用于云南省采用云南大叶种生产的红碎茶,计8个标准样;

  第二套样适用于广东、广西、四川等地,除了云南大叶种以外的大叶种红碎茶,计7标准样;

  第三套样适用于贵州、四川、湖南、湖北部分地区中小叶种红碎茶,计7个标准样;

  第四套适用于浙江、江苏、湖南、安徽等地小叶种红碎茶,计6个标准样。

上一页:勐海,世界为你而来 | 2019年勐海茶博会圆满结束!

下一页:亚太展讯:第五届湾区茶产业会长联席会议圆满举办

相关阅读

茶友网
滇ICP备19006320号-4
滇ICP备1900632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