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白茶的入口生津怎么感觉出来?

福鼎白茶的入口生津怎么感觉出来?

13阅读 2022-10-08 02:03 喝法

我们在喝茶时,经常会很容易就能感受到回甘的感觉,但是往往还有一种感觉容易被忽略,就是伴随着回甘出现的生津。

形容好茶,有个词语叫做入口生津,还有个词叫甘甜生津。总而言之,好茶,肯定是能生津的茶。那么如何才算入口生津呢?


这种生津的感觉,就是指茶喝入口中开始品尝时,人的舌根下面会不由自主地分泌出唾液,刺激得口中有种微酸却又回甜的感觉,再沿带两颊和舌面也开始出现同样的情况。

为什么会如此呢?

因为茶中含有的茶多酚、糖、氨基酸、果胶、维生素等物质,都有着促进口腔排出唾液的作用。

而且,品质越好的茶一般各种物质含量都越高,刺激生津的效果和持续时间也越久。因此,才有茶越好越生津的说法。这种生津,还分为几种情况。

01两颊生津

当口腔内膜尝到茶汤后,因为茶多酚的刺激,会引起口腔内两侧内壁紧束收敛,形成涩感以及分泌出唾液,这种情况所造成的生津属于两颊生津。

但并非所有的涩感都会生津,涩而不开就是不能生津的涩感。

两颊生津所得的唾液通常较多,口感会觉得比较温和且回甘,有时还会出现口水太多不得不吞咽的情况。


02舌面生津

从生理的角度来说,唾液是由口腔内壁和舌头底部分泌出来的。舌面负责味觉的功能,没有唾液腺。

舌面生津应该是其它处生津,然后蔓延到舌面的一种交叉感受。

茶汤经过口腔后,口内唾液会慢慢分泌出来,但这种分泌不像两颊生津那样急促强烈,而是更柔和一些。会感觉到舌头上面非常湿润柔滑,好像在不断地分泌出唾液,然后流到舌头两边口腔。

感觉上就好像是舌面生津一样,因此这个名字也就保留了下来。

03舌底鸣泉

两颊生津常有,舌底鸣泉难遇。

茶汤经过口腔接触到舌头底部,舌下会清晰地感受到不断有津液生成,像冒出细小泡泡,如同泉水涌动的感觉,这就是舌底鸣泉现象。

能出现这样的情况,说明茶汤品质已经非常不错,才能刺激得舌底如此源源不断地产生反应。

还有一种技术性的舌底鸣泉,指的是茶汤入口时口腔内部尽量张开,外闭着双唇,牙齿上下分离,增大口中空间。

同时口腔内部放松,让舌头与上颚拥有更大空间,让茶汤能更充分地浸开。

吞咽时通过口腔紧压,让茶汤细密经过喉咙下肚。

在这个过程中舌底的茶汤会被压迫而出,并产生泡泡的感觉。这样的方法,就是喝茶时人为造成的:技术性鸣泉。

好茶不仅芳香溢溅,更能入口生津。若喝到口中无香无味不生津,这茶就缺乏品鉴的价值了。


我们在喝茶时,经常会很容易就能感受到回甘的感觉,但是往往还有一种感觉容易被忽略,就是伴随着回甘出现的生津。

形容好茶,有个词语叫做入口生津,还有个词叫甘甜生津。总而言之,好茶,肯定是能生津的茶。那么如何才算入口生津呢?

这种生津的感觉,就是指茶喝入口中开始品尝时,人的舌根下面会不由自主地分泌出唾液,刺激得口中有种微酸却又回甜的感觉,再沿带两颊和舌面也开始出现同样的情况。

为什么会如此呢?

因为茶中含有的茶多酚、糖、氨基酸、果胶、维生素等物质,都有着促进口腔排出唾液的作用。

而且,品质越好的茶一般各种物质含量都越高,刺激生津的效果和持续时间也越久。因此,才有茶越好越生津的说法。这种生津,还分为几种情况。

01两颊生津

当口腔内膜尝到茶汤后,因为茶多酚的刺激,会引起口腔内两侧内壁紧束收敛,形成涩感以及分泌出唾液,这种情况所造成的生津属于两颊生津。

但并非所有的涩感都会生津,涩而不开就是不能生津的涩感。

两颊生津所得的唾液通常较多,口感会觉得比较温和且回甘,有时还会出现口水太多不得不吞咽的情况。

02舌面生津

从生理的角度来说,唾液是由口腔内壁和舌头底部分泌出来的。舌面负责味觉的功能,没有唾液腺。

舌面生津应该是其它处生津,然后蔓延到舌面的一种交叉感受。

茶汤经过口腔后,口内唾液会慢慢分泌出来,但这种分泌不像两颊生津那样急促强烈,而是更柔和一些。会感觉到舌头上面非常湿润柔滑,好像在不断地分泌出唾液,然后流到舌头两边口腔。

感觉上就好像是舌面生津一样,因此这个名字也就保留了下来。

03舌底鸣泉

两颊生津常有,舌底鸣泉难遇。

茶汤经过口腔接触到舌头底部,舌下会清晰地感受到不断有津液生成,像冒出细小泡泡,如同泉水涌动的感觉,这就是舌底鸣泉现象。

能出现这样的情况,说明茶汤品质已经非常不错,才能刺激得舌底如此源源不断地产生反应。

还有一种技术性的舌底鸣泉,指的是茶汤入口时口腔内部尽量张开,外闭着双唇,牙齿上下分离,增大口中空间。

同时口腔内部放松,让舌头与上颚拥有更大空间,让茶汤能更充分地浸开。

吞咽时通过口腔紧压,让茶汤细密经过喉咙下肚。

在这个过程中舌底的茶汤会被压迫而出,并产生泡泡的感觉。这样的方法,就是喝茶时人为造成的:技术性鸣泉。

好茶不仅芳香溢溅,更能入口生津。若喝到口中无香无味不生津,这茶就缺乏品鉴的价值了。

来源:黑白茶文化,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上一页:茶频道《洞察》:打开新会陈皮双向发展新格局,促进产业提档升级

下一页:普洱茶投资分析:现在做爆款茶为何越来越难了

相关阅读

茶友网
滇ICP备19006320号-4
滇ICP备1900632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