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是中国茯茶的发源地,是古丝绸之路西出长安的第一驿站,茶马古道的枢纽城市。茯茶闻于唐宋,昌盛于明清,由于系用官引制造,清代前期须缴纳三成至五成砖茶作为税金,交给官府销售,又叫“官茶”、“府茶”。其余的砖茶由茶商按照政府指定的地区销售,故称“附茶”。茯茶系黑茶类,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独具特色的金花(学名“ 冠突散囊菌”),造就了咸阳茯茶的独特风味,色泽黑褐油润,金花茂盛,以其“红、浓、醇、香”享誉天下。
陕西官茶,因其历史上由政府严格控制,以官收官销或官督商销方式,沿丝路远销西北广大地区,推行“茶马交易”而得名。茯茶属黑茶类紧压保健茶,茶体紧结,色泽黑褐,金花茂盛,茶汤橙红透亮,滋味醇厚悠长。其消食健胃,杀腥解腻,降脂减肥,降压降糖,生津御寒的饮用功效为其它茶类所不及,被誉为西北地区各民族的“生命之茶”。
【历史渊源】
唐代诗人贾岛在《郊居即事》中写道:住此园林久,其如未是家。叶书传野意,檐溜煮胡茶。雨后逢行鹭,更深听远蛙。自然还往里,多是爱烟霞。诗中所提“胡茶”因专供匈奴人饮用而得名,也就是现今的“茯茶”前身。陕西作为中华茶叶发源地之一,是茶祖神农“尝百草”发现茶叶之地,是全国最早的茶叶种植中心和茶文化中心,是“茯茶文化”的开创之地。
茯茶出现于北宋神宗熙宁年(1068-1077)左右,定型于明洪武元年(1368)前后。当时明王“以(茶)制戎狄”,立茶马司于陕,“以汉茶为主,湖茶佐之”,汇于占地理、交通之便的咸阳市泾阳县,另行检做,制砖发酵,运至陕甘等易马之地。清道光年卢坤《秦疆治略》记:泾阳县,官茶进关……另行检做。而检茶之人,亦有万余。据查计:泾阳县经营甘引者五十四家,陕引者三十二家,共八十六家,每年过境砖茶数量多在二百万斤(“引”是当时官府发给从事茶业贸易商人的纳税凭证)。
咸阳茯茶产供销成为政府行为,使陕南茶区有“其民昼夜制茶不休,男废耕,女废织”之壮观。据卢坤《秦江治略》记载:“泾阳县官茶进关,运至茶店,另行检做,转运西行,检茶之人,亦有万余。”可见官茶在当时盛极一时。
【官茶典故】
左宗棠,湖南湘阴人。清同治五年(1866)年,左曾到泾阳拜谒恩师徐法绩。当时泾阳知县得知陕甘总督要来,特意准备了泾阳的土特产—茯砖茶。左喝了一口,觉得味道特别,就问是什么茶?县令说,这是本县所产之茶。左宗棠听后惊愕,问道:“岭北自古不禅茶,为何泾阳有茶?”县令答道,“这是大人故乡之茶到泾阳加工另行制作的,不知大人习惯否?”左微笑:“原来如此,此茶变得比家乡的还好喝。”左甚是喜欢。后来还抽空亲到几家茶号专门巡视了一番。之后,湘军西进甘肃、新疆作战后,军中大多将士水土不服。左宗棠令用茯砖茶饮服解之,效果甚佳。战事平息之后就推行茶务改制,上书朝廷。朝廷准奏后,同治十二年(1873)左宗棠主持改革茶务,制定了《变通茶务章程》,改引为票,并在甘肃增设南柜。
抗战前夕,泾阳尚有茶厂六十多家,武汉沦陷后,仅余延顺、裕民、天泰运、裕兴中、昌盛八家。1951年,泾阳以公私合营形式,改造整合老茶行、茶店,成立了泾阳县人民茯砖茶厂,产品以“红星”牌人民茯茶向外销售;1953年泾阳茯砖茶厂撤销,并入咸阳人民茯茶厂。1958年,缘于“陕西加工茯砖茶,存在原料二次运输,不符合多快好省原则”,中央政府下令撤销陕西咸阳人民茯茶厂,茯砖加工任务全部交由湖南省承担,从此秦地停止了茯茶的加工制作。茯茶在湖南从试制到成功,历经多年的摸索。安化江南砖茶厂、湖南砖茶厂1942年就开始试制茯砖,因气候水质等方面差异,发花不好,未获成功。直到1953年,在陕西茶工、技术人员和武汉大学生物系教授的帮助指导下,经过三年时间的反复摸索和试验,在中国茶业公司安化砖茶厂(现白沙溪茶厂)试制成功。
茯茶是咸阳市在茶叶流通中重要地位的见证,是茶人千百年、几十代人奋斗的结果。
来源:陕西省茶业协会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