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人饮茶叫“吃”茶?

为什么古人饮茶叫“吃”茶?

7阅读 2023-10-05 01:51 文化

近日媒体报道,正在举办的杭州亚运会场外也热闹非凡,休息厅展示了中国茶上拉花。视频中制作者在绵密的泡沫上画上栩栩如生的竹子,一旁的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直呼比咖啡更精妙,舍不得喝,不忍破坏这件艺术品。这个视频很快获得了关注,评论中很多人讨论“点茶”的精巧绝伦。宋代点茶实践者、推广者观合近日出版的《点茶之书:一盏宋茶的技艺与美学》中就有详细介绍。

南宋理宗端平二年(1235年),日本僧人圆尔辨圆入宋求佛,师从浙江余杭径山万寿禅寺的无准师范祖师。学习六年后,圆尔辨圆得法回国,开创了日本临济宗东福寺派法系。同时,圆尔辨圆还带回了径山种茶以及饮茶方法。茶种被栽在他的故乡静冈县,按照径山茶的制作方式,圆尔辨圆生产出高端的日本碾茶,也就是抹茶。之后抹茶的栽培技术从静冈县开始普及至全日本,这样抹茶和配套的吃茶方式在日本扎了根。

许多人一看到粉末状的茶,总是先想到日本抹茶,这甚至成为西方人区别中日茶文化的标志。但日本的这种饮茶方式来自宋代的点茶法,这种被称为中国茶文化的巅峰技艺为何没落,这也与中国茶文化的历史选择有关。

当代人习惯的泡茶法,每次泡完都会有剩余的茶叶,通常这些茶叶会被丢掉。但作者了解到,茶叶的干物质里,蛋白质占了将近30%,还有单糖、脂溶性色素等都不溶于水,也无法被浸泡出来,这些营养物会随着倒掉的茶叶被浪费掉。而点茶法,需要先把茶叶磨成粉,然后冲点热水,再搅拌击打,使茶形成浓厚的沫饽,随着茶汤一起吃下去。这种品茶方式,会让人有种饱腹感,说是“吃”一点没有歧义。


茶百戏

点茶法出现在唐朝后期,在北宋徽宗时期达到了巅峰。在唐之前,人们饮茶常常加很多自己觉得好的东西,甚至还会加很多药材,把饮茶当作进补。这种“加料茶”,被中唐时期的茶圣陆羽所鄙视。他推崇茶的本质,推崇那种原生的味道,陆羽以《茶经》教会人们挖掘茶叶中的香气。而陆羽倡导的饮茶方式,被称为“煎茶法”。到了宋代,人们则认为点茶法要比煎茶更为高级,虽然两者都需要将茶加工成粉末,但宋朝制茶工艺的进步使得点茶法可以使茶叶发挥到极致。

唐代煎茶,全部技巧集中在对火候的控制上,而点茶不仅讲究磨茶、择水、候汤,还要有高超的击拂手法。正因为点茶既专业又复杂,宫廷还流行起了斗茶之风。点茶的能手还被尊称为“茶匠”。士大夫的重视使得点茶文化成为一种流行文化,在宋朝社会各个阶层广泛传播,茶馆、茶坊、茶肆、茶楼、茶摊遍地都是。《水浒传》中,王婆开的茶肆就在小县城阳谷县中,可见当时吃茶之风的盛行。日本也是在两宋之际,将吃茶的习惯东渡传至日本,自此点茶也成了日本的主流饮茶方式,流传至今。

点茶法的消亡大约在明朝中期,除了政治上的不提倡,明代高温炒青的流行则改变了传统制茶工艺,同时也改变了中国人对于茶味、茶香的感知,让饮茶变得容易,使得茶叶更利于推广。

点茶并非过去式,饮茶的方式也谈不上淘汰与否。这本书之所以详讲点茶,更多的是作者对于中国传统的茶文化的重视。发展的同时也要了解老祖宗的传统技艺,这样才能看懂中国与茶为什么密不可分。

来源:北京晚报,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上一页:普洱茶的陈化,到底什么发生了哪些变化?

下一页:“蒙顶甘露杯”首届全国大学生斗茶大赛圆满举办

相关阅读

茶友网
滇ICP备19006320号-4
滇ICP备1900632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