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青的时代已经过去:从88青亲历者的讲述,看中老期普洱收藏市场变迁(上)

88青的时代已经过去:从88青亲历者的讲述,看中老期普洱收藏市场变迁(上)

64阅读 2019-03-27 02:41 文化

88青是中老期茶里的代表产品,通常被视为这个类型茶市场风向标之一。关于88青,总有说不完的话题,被追逐,被质疑,被热议皆有之。


人们热衷说88青,无非是因为其开启了一个时代,代表了一个时代。在老茶市场,它的地位不言而喻。


可在88青身上也承载了太多争议。有关88青的真相究竟如何?坊间已有多篇文章论述,其间信息纷杂烦乱,有真有假,有对有错,在此不一一赘述。


在今年云南西双版纳举行的一个普洱茶高峰论坛上,组织者吴疆邀请到了当年香港南天公司的周勇老先生,以及时任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管理职位的昌金强先生等88青亲历者,在现场他们道出了这批茶一些不为人知的事情。



“88青饼”,应该如何定义?

说到88青,不得不提香港茶商陈国义,他是88青的命名者,同时也是88青的推广者。最终,凭着88青日后出人意料的“显贵”,迅速坐上一把“普洱茶大师”交椅,一跃成为通吃陆港两地的茶叶名人。


而目前关于88青的主流叙事,大多以陈国义的说辞为主。根据陈国义自述,88青最早收自香港联合国际贸易公司总经理陈强手里,具体数量一说有30多吨茶,一说有10吨茶。(实则应为300多支<12提为一支>)。


按陈国义描述,由于陈强和厂方都不清楚这批茶的具体生产年份,陈国义就把其命名为88青饼,一是纪念自己茶店的开业年期,二是取个好彩头。


88青命名人陈国义


近年来,随着88青的走红,以及消费者对老茶市场的越来越关注,关于88青的质疑声越来越多。真假难辨,数量不明,流转不清,让“卖不完的88青”和“道不明的大白菜”一起,合力铸就了普洱茶市场两大奇观。


88青的真相到底如何?业内各有各的说法,好似个玄幻的罗生门。不过,如果我们细致梳理,也不难接近事实的本真。


观点一:是不是从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初的7542都可称为88青?茶语认为有待商榷

溯源88青,要先说说7542云南七子饼茶,因为88青其实就是7542系列的一个批次产品。


1975年,云南省茶叶公司根据香港茶叶消费市场需求,交由勐海茶厂制作了一款以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未经人工发酵的传统七子饼茶。


在7542这个出口唛号中,75代表1975年的配方,4代表产品茶叶原料的主要等级,2为产品生产厂编号。


7542七子饼虽然主销香港,但在以卖散茶为主的当地,饼茶只能算是小众产品。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的交易记录显示,他们过去给勐海茶厂下生产计划,所有饼茶种类一年不超过200吨,而散茶的计划高达2000吨。


1988年,昌金强接到了7542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订单,下订单的人就是香港人陈强。


陈强早年曾在香港著名的茶叶进出口商南天公司任职,之后离开南天,自立门户创办了香港联合国际贸易公司,主营茶叶贸易。


1988年9月,经过香港华润集团介绍,陈强找到昌金强,要求进口一批普洱茶。一番磋商后,陈强决定订购一个大批次的7542饼茶。这批茶就是后来陈国义后来命名为88青的原始批次。



提醒所有普洱藏家注意,这不是一段时间内的不同批次7542,而是同一批茶一次性生产,有明确的产量

如今,有关88青具体生产年份存在各种版本,有说是1988年生产的,更有甚至说是1989-1993年间生产的。


依昌金强口述,确切的事实是,这批茶是勐海茶厂1987年生产的,且只制作了这一批货,并不像坊间传闻的有好几批。产量也不止10吨,而是15吨左右。


当初陈强到勐海茶厂考察,昌金强就告诉过他相关情况。1987年做完这批茶后销量不是很理想,积压了不少。


到了1988年,云南茶叶公司举办50周年庆,还把这批7542当纪念品,连同一对石英表和一根皮带,给每个职工发了一片。


全厂共1200多号人,大多数人还留着表和皮带,茶早送人了,根本不当回事。


当时剩下了茶叶有10吨多,悉数卖给了陈强。


麻烦的是,陈强的联合国际贸易公司并没有茶叶进口资质,几经辗转,只能先发给有进口资质的商号德信行,再由德信行转发给陈强。


等到终于拿到茶叶后,陈强发现更大的麻烦还在后头:茶根本卖不出去。


88青这样的大货,为什么会由当时的小茶商来接盘,而没有进入香港传统的茶馆和餐馆流通领域?

卖不出的原因一是香港茶行当时也是个江湖,对陈强这个初出茅庐的后辈离开南天公司后自立门户,多少有点打压,很多大的茶号和经销商都不进他的货。陈强无奈,心想这批茶算是砸手里了。


而云南省茶叶进出口公司相关负责人也急,他急的是怕收不回货款。于是,建议陈强换个思路,放弃那些大经销商,就卖散客和小茶号,能卖多少是多少。



这批货的核心主力购买者就是陈国义。根据网络上流传的陈国义购货合同显示:茶号为“7542”,茶货为“云南七子饼”,数量是“350支/4200筒/10500kg”,备注分四批次送到香港。


而正是这个“四批次”衍生出了88青是好几批产品的无稽之谈。合理的解释是,陈国义当时没这么大的仓库存放,只能分批发货。


1997年,一个偶然的场合,昌金强碰到陈强,聊起了那批88青,昌金强回忆,当年陈强感慨地说道:“都卖完了,不容易啊,10吨货卖了9年。”


也就是说,10多吨的88青并不是陈国义一个人吃完的,陈强在后面的时间也一直在陆续消化。


 陈国义签名88青饼


观点二:这批同一批次的7542,应该就是现在88青的本尊。除这批茶外,就应该被称为中早期7542,而不是88青。既然不是88青,但因为同样的配方,相近的时间,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坊间的88青永远卖不完。


无心插柳,88青成经典

阴差阳错,不成想这批眼看就要废了的茶倒存成了好茶。2005年,有内地茶商找到陈国义,说要大量购买他手上的88青。


陈国义欢天喜地,参考市场售价500元/饼的行情,赶忙以200元/饼的价格出手。这批货据说让他收回了300多万的货款,解了燃眉之急。


之后的故事大家都知道,88青一路疯涨,从几百元跃升到上万元,2014年,在广州芳村一场拍卖会上,更是拍出了500万元一件的天价。


88青的历史地位从此飙升,以开创性干仓经典茶之姿进入普洱神话殿堂。“划时代”、“历史标杆”等荣耀加身。且一夜之间,又多了无数88青。


而作为88青重要推手之一的陈国义,则顺理成章地功成名就。当然,我们不太能够理解其由“茶商”向“茶艺师”再向“制茶师”再向“普洱茶大师”转变的逻辑。


但是今天描述的是88青本身,不是个人。陈国义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对88青有推动作用,虽然是生意行为,但也是件好事。


结语

只不过,88青这批经典产品,在经由多年的销售当中,存世量较为罕见,整个市场混成一片。


90年代初期的7542也常被冠以88青的名义进行销售,价格3、5、8万不等,且配方相同,年代相近,真假难辨。


为什么要用90年代初期的7542冠以88青名义销售?说到底还是皆因逐利推动。


如今普洱茶中期茶市场沉寂,过于高昂热炒的价格,以及混淆不清的批次,让大量后期进入中期茶市场的藏家转向,将眼光投向了名山名寨,或者2007年之后的普洱茶。那些茶至少流传有序,师出有名。


88青的销售与收藏,已逐渐沦为“传说”和江湖骗子的故事工具。


普洱茶的收藏与品饮,本意溯本请源,可如今88青的乱象,使得大多数收藏、品鉴普洱茶的人望而却步。而从整体普洱茶的买卖数据中,我们也看到2018年下半年仍有无法证明出处的产品,销售严重受阻。


据此,我们认为88青的时代已经结束。关于普洱茶中老期市场现状和收藏趋势的变迁,敬请关注茶语网接下来推出的专题系列报道



撰文:天鹅绒铁矿

图片:茶语视觉组

上一页:祥华、感德、西坪和龙涓铁观音的特点

下一页:普洱茶投资分析:一夜之间风云突变 毛茶价格下跌为哪般

相关阅读

茶友网
滇ICP备19006320号-4
滇ICP备1900632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