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钟,教会你夸茶!

五分钟,教会你夸茶!

1阅读 2018-10-13 03:18 观点

爱茶人,经常期待与好茶邂逅。但真遇到好茶,又不知道怎么夸了?万般无奈,估计又该启用万能的“入口即化”了。其实,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术语。当然,也就是民间传说的“黑话”。了解了专业术语,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认识与品鉴好茶。

俗话说,龙生九子各有不同。六大茶类,也是性格迥异,风格多变。每一类茶,都有着不同的评判表决和审美角度。如同,络腮胡子长在男人脸上算“性感”,若是长在女孩脸上就成“喜感”了。

茶与人,皆是一理。“陈味”,对于一般绿茶都算缺点,但六堡茶和普洱茶则必须具有陈香味。“松烟香”,对于一般白茶也属工艺欠缺,但小种红茶和黑毛茶则以松烟味为卖点。因此,学“夸茶”是爱茶人的必修课程。

下面,我们从“长相”、“香气”、“滋味”、和“叶底”四个角度,来聊聊到底应该怎么“夸茶”。

一、绿茶

【夸长相】

细紧:条索细长紧卷而完整,有锋苗。

细嫩:细紧完整、显毫。

卷曲:呈螺旋状或环状卷曲。

【夸香气】

馥郁:香气鲜浓而持久,具有独特花果的香味。

鲜嫩:具有新鲜悦鼻的嫩茶香气。

清香:清新清纯爽快,香虽不高,但很幽雅。

花香:香气鲜锐,似鲜花香气。

栗香:似熟栗子香,强烈持久。

【夸滋味】

浓烈:味浓不苦,收敛性强,回味甘爽。

鲜浓:口感浓厚而鲜爽,含香有活力。

鲜爽:鲜洁爽口,有活力。

 

【夸叶底】

翠绿:色如青梅,鲜亮悦目。

嫩绿:叶质细嫩,色泽浅绿微黄,明亮度好。

嫩黄:色浅绿透黄,黄里泛白,亮度好。

二、白茶

【夸长相】

毫心肥壮:芽肥嫩壮大,茸毛多而密。

茸毛洁白:茸毛多,洁白而富有光泽。

芽叶连枝:芽叶相连成朵。

银芽绿叶:指毫心和叶背银白茸毛显露,叶面为灰绿色。

【夸香气】

嫩爽:鲜嫩、活泼、爽快的嫩茶香气。

毫香:白毫显露的嫩芽所具有的独特香气。

鲜纯:新鲜纯和,有毫香。

【夸滋味】

清甜:入口感觉清鲜爽快,有甜味。

醇爽:醇而鲜爽。

醇厚:醇而甘厚。

【夸叶底】

肥嫩:芽头肥壮,叶张柔软,厚实。

三、黄茶

【夸长相】

细紧:条索细长、紧卷完整,有锋苗。

肥直:全芽芽头肥壮挺直,满披茸毛,形状如针。

梗叶连枝:叶大梗长而相连,为霍山黄大茶外形特征。

金镶玉:“金”指芽头呈金黄的底色,“玉”是指满披白色银毫。特指君山银针。

【夸香气】

清鲜:清香鲜爽,细而持久。

嫩香:清爽细腻,有毫香。

高爽焦香:似炒青香,强烈持久。

【夸滋味】

甜爽:爽口而有甜感。

醇爽:醇而可口,回味略甜。

鲜醇:鲜洁爽口,甜醇。

【夸叶底】

肥嫩:芽头肥壮,叶质厚实。

嫩黄:黄里透白,叶质柔嫩,明亮度好。

四、青茶(乌龙茶)

【夸长相】

蜻蜓头:差条肥壮,叶端卷曲,紧结似蜻蜓头。

螺钉形:茶条拳曲如螺钉状,紧结、重实。

鳝皮色:砂绿蜜黄似鳝鱼皮色。

蛤蟆背色:叶背起蛙皮状砂粒白点。

乌润:乌黑而有光泽。

【夸香气】

岩韵:指武夷岩茶在香味方面具有特殊品种香味特征。

观音韵:指安溪铁观音在香味方面具有特殊品种香味特征。

浓郁:带有浓郁持久的特殊花果香。

馥郁:别浓郁更雅的香气,称馥郁。

【夸滋味】

浓厚:味浓而不涩,浓醇适口,回味清甘。

鲜醇:入口有清鲜醇厚感,过喉甘爽。

醇厚:浓纯可口,回味略甜。

【夸叶底】

绿叶红镶边:做青适度,叶缘朱红明亮,中央浅黄绿色或青色。

软亮:叶色发亮有光泽称为“软亮”。

五、红茶

【夸长相】

毫尖:指金黄色茸毫的嫩芽。

细紧:条索细长挺直而紧卷,有锋毫。

细嫩:条细紧,金黄色芽毫明显。

乌润:乌黑而光泽,有活力。

 

【夸香气】

花果香:香气鲜锐,类似某种花果的香气,如玫瑰香、兰花香、苹果香、麦芽香等。

松烟香:带有浓烈的松木烟香,为小种红茶的香气特征。

高甜:香高,持久有活力,带甜香,多用于高档工夫红茶。

鲜甜:鲜爽带甜香。

鲜爽:香气新鲜、活泼,嗅后爽快。

【夸滋味】

鲜爽:鲜洁爽口,有活力。

爽口:有一定的刺激性,不苦不涩。

甜浓:味浓而甜厚,高级“祁红”常有的滋味。

鲜浓:浓厚而富有刺激性。

【夸叶底】

红艳:芽叶细嫩,红亮鲜艳悦目。

红亮:红色明快不炫目。

紫铜色:品质良好的红碎茶之叶底色泽。

六、黑茶

【夸长相】

紧度适合:压制松紧适度。

文理清晰:指砖面花纹、商标、文字等标记清晰。

泥鳅条:指紧卷圆直的茶条,状如泥鳅。

乌黑:乌黑而油润。

褐黑:黑中泛褐,是特级茯砖的色泽。

【夸香气】

松烟香:松柴熏焙带有松烟香,为湖南黑毛茶和六堡茶等传统香气特征。

陈香:香气纯陈,无任何霉味。

【夸滋味】

醇正:味尚浓,平和。

醇浓:醇厚间有浓稠感。

(本图文来源于茶馆  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上一页:古代十大茶语典故,喝茶人不可不读!

下一页:普洱茶投资分析:老班章红利已然耗尽 后班章时代正式开启

相关阅读

茶友网
滇ICP备19006320号-4
滇ICP备1900632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