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茶 世界享 看一片叶子演绎着怎样的故事

浙江茶 世界享 看一片叶子演绎着怎样的故事

3阅读 2023-11-09 05:51 行业

茶是中国的符号,也是浙江的金名片。

17年前,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茶博览》杂志发表《世界茶乡看浙江》一文,写道:“浙江茶叶连续20年的持续增长,不仅解决了百万户农民的增收问题,也为农村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供了新的思路,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基础和条件。”

沿着总书记指引的道路,浙江坚持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三茶”统筹发展理念,茶产业成为分布地域最广、经济带动效益最强的优势特色产业之一,茶叶产量产值、品牌建设、科技发展等领先全国,翘首世界。


这片叶子,在浙江演绎着怎样的故事?

茶文化,走向世界

宁波三江口,有一块“海上茶路”启航地的主碑和四块副碑,以及茶叶形船体和船栓群。

“甬为茶港”,茶从浙江走向世界。唐永贞元年(公元805年)九月,高僧最澄携浙江天台山、四明山产的茶叶、茶籽从明州(宁波)回日本,是为中国茶种传播海外的最早记载。

宁波东亚茶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竺济法说,浙江的茶器、茶叶犹如珍珠般散落在通往世界各地的航道上,也见证了浙江是“海上丝路”中的重要部分。

2012年底,浙江省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提升发展茶产业的若干意见》,强调要大力推进茶文化建设,明确将茶文化建设纳入文化强省建设内容。

茶文化发展脉络,越来越清晰。浙江通过发掘全省各地传统的茶器、茶室、茶具、茶歌、茶、人等资源,鼓励支持文艺创作和文创产品的开发,做好传统制茶技艺等非遗系统性的保护。2022年,由浙江牵头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成功跻身世界非遗之列。

同时,浙江以茶为媒、以茶为友,持续多年举办中国国际茶博会、国际茶日等重大活动,培育中国茶叶大会、中国茶商大会等茶食品牌,创新对外传播话语体系和叙事体系,持续推动中国茶文化走出去。

做强茶文化,浙江聚焦茶文旅深度融合,茶叶小镇发展迅猛。生态茶园、创意加工、主题民宿、特色庄园、风景名胜珠联璧合,让茶有了更多想象空间,也衍生出更多产业空间。2022年,浙江茶休闲、茶旅游、茶养生等第三产业产值高达150亿元。

茶文化传承,关键要有传承人。以西湖龙井为例,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正在实施新生代手工制茶技术人才培养战略。今年,报名参训年轻人炒制技艺的学员从2020年的12人猛增到341人,80后、90后、00后占比高达83%。

目前,浙江正围绕茶文化积极谋划并开展各项工作。中国文化特色茶馆团体标准实施工作正在有序推进,调研制定茶文化优秀企业团体标准。在茶文化研究方面,进一步发挥中国茶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茶器具文化委员会、茶叶品牌建设专委会、兴文强茶联盟、红茶联盟、茶馆联盟、茶企联谊会等工作平台的作用,加大做好茶文化的研究成果。

茶产业,带富群众

淳安鸠坑茶、开化龙顶茶、平阳黄汤茶……在浙江,茶产业是山区26县重要的生态富民产业。山区小县景宁,就因当地特产惠明茶寻到了一条生态发展之路。

2005年8月,习近平同志到景宁县澄照乡三石村的茶山调研时,叮嘱大家要好好发展这个生态产业。

“这些年,我们开发荒山、优化品种,茶园面积达到2005年的5倍多,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近10倍。”三石村党总支书记陈兴和说,引进县里的龙头茶企,村里创新推出“养羊控草”等生态茶园管理模式,还投资建设了全县最大的茶青交易市场。

在景宁,惠明茶是真正的惠“民”茶,全县4万名茶农人均茶叶收入1.1万元以上。为进一步增强产业竞争力,今年初,“惠明”系列商标所有权从民营企业转让至景宁国有企业,当地茶企可以通过统一的区域公共品牌、统一公版包装“抱团”拓市场,产品溢价达35%。

早在2002年11月第一次到景宁调研时,习近平同志就注意到了当地的特产惠明茶,特意嘱咐“这个品牌要打大一点,响一点”。如今,浙江已培育200多个茶叶品牌,其中茶叶区域公共品牌有50多个,逐步形成了龙井茶、安吉白茶、丽水香茶、浙南早茶等品牌集群。

有“中国白茶第一村”之称的安吉县溪龙乡黄杜村,正把“把白茶从论斤卖变成论杯卖,把卖白茶转化为卖文化、卖风景”的设想,一步步变成现实。黄杜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盛阿伟说,两个月多前,村里和周边4个村共同成立金叶子旅游服务公司,要在民宿、停车位等村庄建设方面提质升级,争创4A级景区。

在安吉,白茶产业已成为年产量2300吨、产值35.88亿元的农业支柱产业。2022年,浙江全省茶园亩均产值达8502元,高出全国平均水平41.1%,在全国主要产茶省中排名第二。

但浙江不止步于“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2018年4月,黄杜村20名农民党员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提出捐赠1500万株茶苗帮助贫困地区群众脱贫。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鼓舞下,黄杜村的茶苗、技术被送往湖南、四川、贵州三省五县,带动受捐地6600多名贫困人口脱贫增收,受捐的37个贫困村全部脱贫。

“当地白茶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有了自己的销售渠道,也有地方推出了品牌。”盛阿伟说,从“输血”到“造血”,茶产业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铺就了一条前景广阔的产业发展之路。

茶科技,日新月异

绿意盎然的茶产业,不光为万乡千村带来了产业发展活力,更厚植于科技的沃土中,推动和支撑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

坐落于杭州梅家坞茶园旁的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综合性茶叶科研机构。2004年4月,习近平同志到茶叶研究所调研,向科技人员和采茶女工关切地询问茶园建设、新品种推广和生产等情况。

“从田间寻找科学问题、用实践检验科研成果,近20年来,茶研所始终遵循总书记的嘱托,聚焦茶产业发展需求和前沿科技问题,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和应用。”茶叶研究所所长姜仁华说,围绕茶叶全产业链,所里先后取得国家级科技成果奖15项、省部级奖50项,实施了90%以上的国家和农业农村部委托的行业各类科技计划重大项目。

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茶研所深加工首席科学家尹军峰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尽可能把茶资源“吃干榨净”。“我们建立的夏秋茶高值化利用技术体系,获2020年度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他说,茶研所的不少深加工技术创新,已广泛运用于新式茶饮行业,催生出一批新兴茶叶深加工龙头企业。

“茶产业近年来愈发呈现出融合创新趋势,这也要求我们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创新深加工技术和产品,更高质量地服务于产业生态创新。”尹军峰说,茶深加工与多元化利用创新团队已集成30余个专利技术群,其中有15项专利成果的转让合同总金额突破1500万元。

浙江的茶叶种植面积、茶叶产量和茶叶产值均居全国前列,如何进一步发挥产业优势?近20年来,茶研所从9个国家收集了3700多份茶树种质资源,基于机械化采摘、质量安全、茶的多元化利用、健康成分富集等方向开展育种。

目前,浙江省茶树新品种数量稳居全国首位,由茶研所选育的茶树登记品种数占全省的六成以上。今年,特早生优质新品种“中茶108”首次被农业农村部列为茶树的主导品种,这是茶研所用我国绿茶主栽品种“龙井43号”作为母体选育出的新品种,发芽期能比“龙井43”提早2至3天,还推广到湖北、四川、陕西等地,在全国推广种植面积超过130万亩。

除了提升品种选育数量、质量,3年前,茶研所还完成了“龙井43”的全基因组测序和染色体级别的基因组组装,基于这一创新性成果,所里开发出首款茶树高密度基因芯片和一批功能性(高儿茶素、低咖啡碱、高苦茶碱等)分子标记。“这相当于掌握了品种的生长密码,借助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我们得以更快对种子的重要性状进行快速筛选,将新品种育种时间提早五年以上。”茶研所副所长、茶树遗传育种首席专家王新超说。

立足浙江、面向全国,小叶子里蕴藏的新科技不断被发掘,撬动全产业链的有机更新,也让中国的茶产业更具魅力和竞争力。

来源:浙江日报,潮新闻 记者 张姝 祝梅,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上一页:云南最有含金量的地方,为什么是景迈山?

下一页:荣誉满载!平昌县斩获第六届四川茶业经济年会多项殊荣

相关阅读

茶友网
滇ICP备19006320号-4
滇ICP备1900632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