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之珠”,“茶”香绵长依旧!

“东方之珠”,“茶”香绵长依旧!

6阅读 2022-07-01 08:52 活动

香港回归

25周年纪念

1997—2022

时光荏苒,迎来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

香港素来以“快”闻名。无论是中环律师楼里步履匆匆的白领,还是赤腊角机场每几分钟起降一架的航班,都呈现着“亚洲都会”的城市速度。

然而,当你认真探究香港市民的文化生活,却能发现截然不同的古朴与雅致。多项延续百年的民俗文化,便是这份意蕴的主要营造者。

回归以来,致力于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迄今拥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1项——粤港澳在2009年联合申报的粤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6项——粤港澳在2006年联合申报的粤剧、凉茶,以及香港在2011年独立入选的中元节潮人盂兰胜会、端午节大澳龙舟游涌、中秋节大坑舞火龙、长洲太平清醮。这些文化遗产犹如一颗颗璀璨的珍珠,散落在香江大地上,历经岁月磨蚀依旧光彩熠熠。

借着香港回归25周年纪念日之际 ,和大家们聊一聊香港的饮茶文化。

香港码头的茶叶广告牌

# 01

自古便爱饮茶

香港不产茶,却在中国茶消费市场里占有一席之地。在香港两人见面开口的第一句常是“饮佐茶未?”,也就是"你饮茶了没有?"

香港人很早就有饮茶的习惯,在开埠之初,劳作后人们多爱喝上一碗粗茶,以消渴解乏,疏松筋骨。

在岛上西环一带茶摊、茶档随处可见。1845年,香港拥有了第一家茶楼——“三元楼”,随后又陆续开业了“得云茶楼”、“天香楼”等多家茶楼,逐渐形成了茶楼区。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一些酒楼开始兼营茶市,早茶在香港很是兴盛,早晨人们通常会买一份报纸,然后进茶楼边喝茶边看报。

20世纪80年代后期,香港逐渐兴起了新的饮茶方式——茶艺,出现了一批茶艺馆,人们的饮茶方式更为高雅精致。

饮茶是香港市民的饮食文化之一,许多香港人的童年便是和长辈上茶楼开始的,甚至很多人一天不到茶馆喝杯茶,便觉浑身不自在。

# 02

得闲饮茶

说起香港的茶,很多人都会想到有着丝袜奶茶、冻柠茶、菠萝包的茶餐厅、“一盅两件”的茶楼。

还会回想起港影或港剧里合家欢乐、好友齐聚一堂喝早茶的情景,他们经常会跟朋友说:“得闲饮茶。” 这句话与“做人,最紧要系开心”一样,红遍大江南北。

“得闲饮茶”,意思就是有空时一起喝茶,但这不单单是一句寒暄的话, 更蕴含了香港人的生活和“饮茶文化”。

香港的饮茶文化由来已久,自上世纪30年代发展至今,它早已从一种饮食风俗,转变成港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

“饮茶”是不是只喝茶?当然不是。

“饮茶”是一种粤式特色的饮食文化,不同于我们概念中的喝茶,“饮茶”也包括吃点心,正餐也可以去饮茶,而不单单是早茶、下午茶或夜茶。

在香港喝茶,可以在路边的小摊,也可以上茶餐厅或者大一点的酒楼,再来个“一盅两件”,就可以在这闲暇时光内,与三两好友谈天论地,这样看来,香港人无疑是会享受生活的人。

# 03

一盅两件

香港人经常提到的“一盅两件”指的又是什么呢?

根据香港文化博物馆的资料,“一盅”是焗盅,或称盖杯,意即用盖杯泡茶,旧式茶楼活计伙计拿着大水煲为茶客添水,现在大部分的茶楼都已该用茶壶代替盖杯。

“两件”是指点心,香港茶市的特别之处在于点心丰富,集中西方之大成,制作工艺精湛,讲究配料和工序,常见的点心有虾饺、烧麦、叉烧包、凤爪等。

# 04

“茶”是什么茶?

饮茶饮茶,种类丰富的茶叶当然也是主角之一。

茶楼使用的茶叶,常见有铁观音、普洱茶、寿眉、六堡茶、红茶等,在一些传统茶楼,还是会用盖杯泡茶,也有服务员会用大水壶为客人添水,但现今,更多的茶楼都改为直接用茶壶冲茶,浓淡随客意,也更方便。

冲好茶后就可以点点心,通常点心卡上都会有“小点”、“中点”、“大点”、“特点”、“顶点”用于分类不同价位的点心,一份通常2-4件。

一壶茶,几笼点心,或扶老携幼话家常,或三五知己品人生,就像港剧里一样,大家聚在一起,“叹”的不仅仅是美食,更是一种对待生活的从容。

# 05

粤曲悠扬“茶”香绵长

在香港,从白发苍苍的老人到稚气未脱的孩童,都喜爱年代悠久的本地剧种——粤剧。源自南戏的粤剧以广东话发音,糅合唱念做打、乐师配乐、戏台服饰等表演形式,由明清发展至今已有众多著名剧目和演员。

香江舞台上,锣鼓铿锵、丝竹悠扬,水袖翻舞、眼波流转,唱作细腻、身段挥洒;台下,观众如痴如醉、沉浸其中,精彩处高声叫好,情动时鸦雀无声……“戏以人传”的梨园风华一代又一代在这里演绎。

香港人还喜欢喝凉茶。以“茶”为名,实际上却是中草药熬成的汤。鸡骨草、夏枯草、金银花、罗汉果……能够入“茶”的药材品种繁多,大都具有清热解毒、去湿生津、散结消肿的功效,在温热潮湿的岭南是再好不过的日常饮料。

走在香港街头,总能见到门面不大的凉茶铺。当天熬煮的凉茶盛在透明塑料杯里一字排开,不待走近,草药的清香已经扑鼻而来。别具特色的“茶”香弥漫在这座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也飘在每一代香港人的成长记忆里。

来源:

茶道CN

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上一页:浠水县开展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

下一页:普洱茶投资分析:老班章红利已然耗尽 后班章时代正式开启

相关阅读

茶友网
滇ICP备19006320号-4
滇ICP备1900632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