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安县“白叶一号”迎来首个采摘季

普安县“白叶一号”迎来首个采摘季

3阅读 2020-04-20 03:15 快讯

  “管护好茶园我们就有收入,有钱挣心里才踏实。”刘建琼快速挥舞手中的镰刀,将围在茶苗周围的杂草尽数锄去,脸上挂着满意的笑容。


  刘建琼在地瓜镇“白叶一号”茶叶种植基地锄草。王秀芳摄

  今年30岁的刘建琼是贵州省普安县地瓜镇屯上村的村民,她口中的茶园就是2018年浙江安吉县捐赠给普安县的“白叶一号”茶叶种植基地。经过多方努力,当初受赠的600万株茶苗已在普安县形成2000亩的种植规模。其中地瓜镇1500亩、白沙乡500亩,共覆盖10个村(社区)862户2577名贫困群众,刘建琼便是其中之一。

  “每月管护茶园有3000元固定工资,在基地务工每天还有110元劳务费,这在以前都不敢想。”刘建琼坦言,没建茶园以前,一家五口的生活全靠丈夫打零工维持,自己也曾想过外出务工,但看到嗷嗷待哺的孩子和常年患病的婆婆,她只能打消这个念头。


  地瓜镇“白叶一号”茶叶种植基地一角。王秀芳摄

  眼看同村外出务工的年轻人都挣了钱,刘建琼一家还住着漏雨的房屋,每逢下雨,都要搬出家里的锅碗瓢盆接着,这让她异常无助。为修缮房屋,刘建琼决定跟丈夫去福建打工。然而,刚到福建的两人脚跟还没站稳,婆婆就病倒了,他们又急忙赶回家。“不仅没挣到钱,还搭进去不少车费。”刘建琼苦笑。

  为保障家人的安全,刘建琼只得向娘家和左邻右舍借钱修房子。房子修好不久,刘建琼的婆婆和父亲又相继离世,两位亲人的离开带给她万分悲痛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债务。刘建琼算了算,修缮房屋加两位老人出殡,他们竟欠下10多万的外债,数额不小的债务就像一块石头压在心底,让她喘不过气。

  地瓜镇“白叶一号”茶叶种植基地,鲜活的茶苗随风摇曳。王秀芳摄

  “就想多挣钱,但实在没有门路。”刘建琼只能干着急。

  2018年8月,普安县地瓜镇“白叶一号”茶叶种植基地开始平整土地。为充分发挥“白叶一号”工程带动脱贫效应,地瓜镇积极动员周边村民参与土地流转、茶叶种植和管护等工作。

  虽然自家没有可流转的土地,但可到基地务工,刘建琼也很高兴,一大早就扛着锄头上了山。结束一天的忙碌,刘建琼拿到了100元的务工费,握着在家门口挣到的钱,她激动得不知如何是好,只记得村干部嘱咐她要好好干,以后能挣得更多。

  如今,刘建琼已在茶园务工1年多,她确实挣到了很多的“100元。”与刘建琼一样,很多村民从茶园土地平整就开始在基地务工,一年仅务工收入就有3万余元。

  地瓜镇“白叶一号”茶叶种植基地里,长势喜人的茶苗。王秀芳摄

  普安县地瓜镇屯上村村主任蒋成勇介绍,茶园采取政府、企业、合作社“三方共建”和贫困户、企业、合作社、土地流转户“四方共享”的利益模式,将覆盖区域的群众引到白茶全产业链条上来,并按照贫困户60%、茶企30%、合作社5%、土地流转户5%的比例进行分配,力争实现一亩茶园带动1户贫困户增收1万元目标。

  2020年3月,普安县“白叶一号”迎来首个采摘季。当地村民满怀感恩采摘新茶,共采得青叶290.2斤,均由浙茶集团以不低于市场价的保底价收购。

  地瓜镇周边村民在“白叶一号”茶叶种植基地锄草。王秀芳摄

  此外,为解决扶贫茶“有产品无品牌”问题,浙茶集团专门为“白叶一号”打造出“携茶”品牌,意味着东西部携手合作脱贫奔小康。目前,浙茶集团已搭建起多个线上线下销售平台,为“携茶”找好销路,让它成为真正的脱贫致富茶。

  四月的普安阳光灿烂,地瓜镇“白叶一号”茶叶种植基地里,一垄垄茶苗随风摇曳,长势喜人。“有国家的重视和我们用心用情的管护,这片茶园一定能带我们走上致富路。”刘建琼抚摸着青翠的茶叶,语气坚定地说。

  (责编:罗彬月、陈康清)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上一页:2020中国·溧阳茶叶节暨天目湖旅游节:共迎“云茶客”

下一页:四川木门茶业有限公司谭波荣获第九批“国茶人物·制茶大师”荣誉

相关阅读

茶友网
滇ICP备19006320号-4
滇ICP备1900632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