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茶艺的发展要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说起。那时随着改革开放,国内经济不断发展,物质生活日渐丰富,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越来越高,杭州茶艺就在此时伴随着茶业、旅游经济发展逐步兴起。
微茫中初现端倪
当时,我在浙江农业大学(现为浙江大学)茶学系栽培教研组工作,学校常有一些接待外宾的任务。作为茶都,来了杭州肯定是要请他们喝茶的,这就要求我们接待的工作人员对泡茶技艺有一些基本的了解。国外虽然也有茶,但是种类没有国内丰富。给外宾们喝不同的茶就要做相应的介绍,比如绿茶要怎么冲泡,红茶要怎么冲泡,乌龙茶要怎么冲泡,这对我们接待人员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作需求开始让我接触茶艺。
童启庆
后来,著名的遗传学家谈家桢先生来我们学校做教学改革的报告,提出通过文旅结合来提振消费进而促进发展。我由此想到,单单只泡一杯茶,不宣传茶文化、不介绍茶历史,不推广茶与健康的关系,是很难实现茶消费的扩大和提升的。应该让人们重新认识茶,了解它不仅仅是一个解渴的饮品,更是深厚鲜明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从而振兴茶业。
还有我的恩师庄晚芳先生,当时年纪已经很大了,但他的思维是与时俱进的,提出要重新开茶馆,这也是以消费来促生产的一个路径。庄先生当时已经不在学校承担教学任务了,我们难得见他一回。每次遇见,他就不断地强调去开茶馆。但我们都从事教学工作,开茶馆显然是不现实的,唯一可以做的就是教人如何喝茶、品茶,帮助茶馆做茶文化的宣传工作。
庄晚芳
草台班子唱“大戏”
1989年5月,台湾陆羽茶艺中心组团第一次来大陆访问。以往类似的访问团体都是由庄晚芳先生提议、省茶叶公司出资兴建的“茶人之家”接待的。而这次访问计划做两场交流活动,其中一场安排在我们学校,地点就在华家池校区的报告厅。
活动前期,我们考虑到,既然是交流,那肯定要做茶艺展示的。作为茶学系的副主任,筹备茶艺展示这个“光荣”的任务就落到了我的肩上。展示班底是临时凑的:办公室的1个男孩子,实验室的2个女实验员,加上我,一共4个人的“草台班子”就这样搭起来了。我们还进行了分工,男同志负责做解说,女同志负责泡茶。但因受条件的限制,什么道具都没有,实验室的搪瓷盘被临时“征用”来代替茶盘,搪瓷盘上清一色地放上玻璃杯。为了让客人品尝到系里新研究出的各类品种茶,我们通过留牌子的方式来加以区分,例如客人选了1号茶就留下一个红牌子,选了2号茶就留下一个绿牌子,选了3号茶就留下一个黄牌子,最后统计杯数。泡茶分茶,程序虽然比较复杂,但我们希望给客人以宾至如归的感受。会后,陆羽茶艺中心给了我们很高的评价,认为这一场活动是交流中最好的。这一次的交流给予我们很大的触动,组建茶艺展示团队的想法由此萌生。
可能是因为台湾陆羽茶艺中心的交流活动让我们小有些知名度吧,当时各地开展类似茶艺,或涉及茶周边产品的活动也会来邀请我们,比如宜兴的陶瓷节、上海黄浦区的茶文化节等。通过一次次的活动实践,我们慢慢积累了经验,购置了服装和茶具,就这样“客来敬茶”茶礼表演团慢慢地组建了起来为什么叫“茶礼”呢?中国文化中,自古以来有客来敬茶之礼,所以我们就用人们最通俗易懂的“茶礼”二字来概括这类具有特定意义的沏泡和品饮活动。如果叫“茶道”,当时许多人比较难理解;如果叫“茶艺”,又很难让人联系到其中的思想文化内涵。如今,在几十年的从事茶艺教学、茶艺研究、茶艺交流和茶艺评比等实践之后,回过头来看,其实这3种称谓并没有本质的区别,无雅俗之别,亦无高下之分,可以任凭喜好称呼,不必统一,我们要注重的还是通过泡饮的技艺来宣传“茶德”,通过茶为媒介来承载、传达思想。
删繁就简三秋树
对于沏泡程序的设计,并不是一开始就有一个完整成熟的想法。刚开始设计茶艺程式的时候,人多、杯子多、花样也多。等到在实践中摸索之后,才渐渐领会陆羽《茶经》中以“俭”为德的核心思想。因而我常常过一段时间就否定我自己以前的东西。有些人不理解,认为童老师“花样”可真多,一时一个想法,但我十分清楚,自己是在沏泡的反复实践中不断地进步。
茶艺程式不复杂:一个人、一套茶具、六大茶礼、九种泡法全部可以解决。眼花缭乱、花里胡哨的动作套路是要不得的。但上手后,茶艺却又是复杂的,它并非一成不变的,如何科学地泡茶,怎样沏泡最符合茶性,是我们最应思考的。以西湖龙井为例,都是两段式冲泡法,新茶和陈茶的沏泡略有不同。新茶需用少量开水浸润,让客人闻到新茶的真香之后,再用“凤凰三点头”的手法冲泡。“凤凰三点头”从文化寓意的角度出发,意为向客人三鞠躬;从自然科学的角度出发,是为了使茶叶在杯中翻滚,以达到均匀茶汤的目的,否则客人喝的第一口茶就是白开水。人们常说“头开”(第一泡)不好,“二开”(第二泡)最佳,就是没有均匀茶汤的缘故。其他品种的茶也有“一泡”洗茶的做法,但用于泡西湖龙井新茶是万万不能的,因为绿茶中富含氨基酸,氨基酸特别容易冲泡出来,如果将“头开”茶水倒了岂不可惜?但是隔了两年的陈茶又如何呢?叶子发黄,一股陈气已经出来,所以需通过很快的温润泡,将第一开倒掉,让第二泡的真香真味散发出来。这样既可以把表面氧化的部分去掉,又可以让已经失去新茶香的龙井冲泡出绿茶香来。其实,茶艺是非常灵活的,我们做自然科学的,就是要根据茶性来泡茶,不懂科学的人设计出来的茶艺动作好看、夸张,但泡出的茶不一定好喝。
茶艺宣传“进阶”之路
20世纪90年代,我们浙江省茶叶学会要搞一个早春探梅茶会的茶事活动,起因是当时学会的会员多以自然科学领域为主,也有一些茶企的技术、销售人员,大家都希望能有一个契机推动茶文化的传播。那时我刚从日本回国,参加了省里一个留学生会,正好认识一个交通学校的老师,他是中国文化研究会的秘书长,于是就想到通过他邀请中国文化研究会的人前来参加。起初我的想法很简单,觉得我们的茶事活动光在茶叶学会的小圈子里搞是没有影响力的,只有邀请更多领域的人来参加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要跨界、破圈。那次活动收到了意想不到效果,不仅中国文化研究会的会长、副会长等很多人前来参加,还直接促成了一场国际茶文化的交流。原来,那时中国文化研究会正愁找不到接下来一场国际交流的主题,而茶事活动给了他们新的灵感,何不举办一场国际茶文化的交流呢?因为他们对茶文化没有研究,于是就请我们前去帮忙,后来活动还获得了中国茶叶学会的支持。最终这场活动的研讨、论文集整理由中国茶叶学会组织;评比、茶艺展示、会务等由我们浙江省茶叶学会负责。也是在这场国际交流活动上,我们和众多境外代表共同提议成立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就这样,茶文化的宣传之路变得宽广无限,茶艺的发展之路也越走越宽。
全体参与的“无我茶会”
新成立的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以学术研讨为主,而国际无我茶会重在技艺的交流。这两个活动一个逢双数年做,一个逢单数年做,相互交叉,促进了交流。
那么什么是无我茶会呢?无我茶会是一种人人泡茶、人人奉茶、人人饮茶的全体参与式茶会,大家自备茶具,席地而坐围成一圈泡茶。一般约定每人泡茶4杯,向左边奉茶给3位茶友,剩下1杯留给自己,这样每人都有4杯茶可喝,喝完约定的泡数,收拾茶具,结束茶会。参加无我茶会的人要预先集中学习,在没有开水可烧的野外或者公园里,用自带的热水泡茶。没有高温水,没有温润泡就很难沏泡,泡茶的四要素就要改变,因而更考验技巧。
当时无我茶会在国内没有人做过,我曾因参加过一些境外的交流,有一定的经验,于是国内的培训也由我们首先来做。我们先在浙江茶叶学会会员单位里搞试点培训,在茶博馆、茶叶公司、学校做培训,队伍就慢慢带起来了。无我茶会要求一壶四杯作为自备的茶具。当时好的茶具十分难找。基本上每周我都要到陶瓷品市场上去“淘宝”。后来各个茶馆的培训慢慢成熟起来了。就可以到景德镇去定制了。记得第一次在杭州搞国际无我茶会的时候还没有人气,全靠我培训的几个茶馆帮忙出场地、承担费用,这也是对我长时间来义务免费培训的一种回馈和支持吧。现在,无我茶会已在多地举办,且被大家所熟知。深受各地茶人们的喜爱。
大众媒介与茶艺普及
1991年,我们和浙江音像出版社联系,打算制作《中国茶的品饮》录像带。因为内容比较小众,起初出版社不太愿意做,我们答应无报酬录制,且成本控制在1万元以下,最终完成了录制。通过录像片,茶艺得以快速推广,什么凤凰三点头、两端冲泡法就是那个时候被全国所熟知的。
1992年,由上海敦煌国际文化艺术公司拍摄的《中华茶文化》节目在中央电视台《文化长廊》栏目播出,我在其中担任了串联整个节目的专家主持。整个节目每周日下午播出,因为反响不错,后来还专门制成了录像带,叫《说茶》。后来,中央四套《老年课堂》栏目又邀请我录制了《老年饮茶养生》节目。当时身边的人还开玩笑说,怎么老是在中央台看到童老师您呢?
1996年,应浙江摄影出版社约稿,我又出了一本《习茶》的书。后来,我又陆续出了《影像中国茶道》《生活茶艺》等一系列书。这些录像、节目、图书的影响比较大,也促进了茶文化的普及和茶艺的推广。
如火如茶的茶艺培训
最早搞的茶艺培训,是非职业的先于职业的,而且是墙内开花墙外香。那时国内没有职业的培训,也没有茶艺师制度。从1995年开始,连续3年,我和韩国国际茶文化交流协会的会长释龙云一起在韩国办培训班。2004年开始,连续4年由中国茶叶学会牵头组织,我又受邀到日本去讲课。在国内还没有办培训班的时候,我们先办起了国际班。日、韩学生希望学习更丰富的中国茶文化,而我们也想把现代中国的茶文化、杭州的茶文化推广到国际上去,这就不谋而合了。
1999年,茶艺职业技能5级培训开始;2003年,浙江华韵职业技术学校开始做茶艺职业培训,浙江树人大学则创办了浙江应用茶文化专业,2020年还成立了国际茶文化学院,这是正规的学历教育;2006年,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和浙江林学院开设了茶文化学院;2014年,我的学生、浙大茶叶研究所所长王岳飞创办了浙大“童一家”茶艺培训,我们还创新了师资的培训,分6大茶类来教,一期教一个茶类,不仅讲怎么泡,更重要的是从自然科学讲起,包括怎么加工、审评,生化成分,怎么冲泡方方面面。我们希望做老师的知识面更广,教出的茶艺师才能更理解茶,更懂茶。
童启庆 口述 ;洪烨丹 撰稿;来源杭州文史。
来源:茶贵人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