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立新  践行“三茶”统筹 振兴“千年茶乡”

董立新 践行“三茶”统筹 振兴“千年茶乡”

3阅读 2024-07-22 09:22 人物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和考察调研婺源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全力打造“三个样板”、全面推进“六大工程”决策部署依法履行人大职责,自今年5月份以来,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聚焦婺源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最需要巩固和提升的重点工作、最需要发展和突破的关键领域开展专题视察,通过进茶园、入茶企、访茶农了解掌握实情,并于7月11日在婺源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正稀茗茶有限公司召开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视察茶产业发展情况专题汇报座谈会。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董立新根据视察调研情况及与会人员的意见建议,围绕深入践行“三茶”统筹理念,推动婺源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作了会议总结讲话。现从人大监督助推的视角将讲话提纲摘要如下,仅供参考。

县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

董立新

践行“三茶”统筹振兴“千年茶乡”

——董立新在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视察

茶产业发展情况汇报座谈会上的讲话提纲

同志们:

根据县人大常委会2024年度工作要点和监督选题安排,主任会议成员聚焦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开展一系列集中视察活动,这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和考察调研婺源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全力打造“三个样板”、全面推进“六大工程”决策部署依法履职尽责的应有担当;是党委工作重心在哪里,人大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力量就汇聚到哪里,作用就发挥到哪里的具体体现;是以思想上的同心同德、行动上的同频共振,汇聚各方智慧抓实“茶业振兴”关键变量,努力在促进乡村全面振兴上做好特色、走在前列的生动诠释。

茶业是婺源传统产业、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全面推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又是县委锚定“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目标要求,着力发挥婺源优势、引领婺源发展而确定的“六大工程”之一,其分量举足轻重,可谓县之大计、县之要务。刚才,县政府汇报了茶产业发展情况,与会的职能部门负责人及人大代表就视察中发现的问题、改进的举措等进行了座谈发言,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结合发展现状、趋势分析和研究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大家的目标一致、站位高远、思路清晰、落点实在,形成的共识对于推进婺源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根据会议安排,我结合近期参与专题视察、调研、访谈的感受和思考,从两个方面和大家再作个交流。

第一个方面,立足婺源茶产业现阶段发展实际,我们既要看到潜力和优势,也要正视短板和差距

“婺源绿茶,唐载茶经,宋称绝品,明清入贡,中外驰名”形象概括了婺源绿茶历史的辉煌。作为中国绿茶之乡、中国绿茶金三角核心产区,婺源茶产业当之无愧的是乡村振兴中的优势特色产业。对于茶产业发展,历届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曾经提出打造“中国有机茶第一县”等发展目标;去年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婺源考察调研后,县委审时度势提出全力打造“三个样板”、全面推进“六大工程”,明确把推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作为“六大工程”之一,并提出了做大做强做优茶业首位产业,加快“婺源绿茶”标准体系和区域公共品牌建设,构建“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发展新格局的全新目标任务。

对照新阶段、新目标、新要求,我们回过头审视婺源茶产业发展情况,总体感受是“亮点纷呈、可圈可点,有喜有忧、喜忧参半”。亮点纷呈、可圈可点的是:“全域有机”的定位在持续深化。茶叶的品种培育、基地建设、溯源认证、创新监管等全过程各方面突出“生态、有机”特色,特别是随着全国首个出口茶叶“大基地”的设立,让婺源“健康茶”有了更加坚实的保障。企业争鸣产业集群的势头在逐步积蓄。以绿茶现代农业产业园为平台,21家茶企先后入驻,企业实现数字化智能化发展,产业链条的联结促成了茶叶包装、仓储流通、加工销售、产学研及茶旅融合等各类经营主体有了做大做强的前景。茶关联产品研发和业态融合在纵深推进。除了茶叶种植和关联产品加工销售,茶旅精品线路(“数智官坑”茶旅小镇、林生茶研学基地等一批茶旅景点)让“茶园变景区”,厚塘庄园、流苏小筑等一批茶旅民宿让“婺源绿茶”与“婺源乡宿”互动结合,城市更新、乡村人居环境提升、景区迭代升级过程中更加注重茶元素茶符号的植入,茶文化氛围越来越浓。以“婺源绿茶”公用品牌为引领的品牌体系在不断健全完善。明确了“婺源茗眉”作为婺源绿茶的代表性产品,“婺源绿茶”品牌价值达35.12亿元并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保护名录;借助新媒体运用、拓展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婺源茶叶的宣传推广、展示和销售更加出圈出彩,进一步提高了品牌综合影响力。这些阶段性成效充分体现了县委的坚强领导、统领全局和县政府的务实运作、政策加持、环境优化、科技赋能。

“有喜有忧、喜忧参半”的是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发展的短板和弱项。通过政府的汇报、人大的调研,我们也深刻查摆了基础设施、产业融合、品牌宣传等方面的差距,以及茶园管理不够到位、品牌效应不够明显、有机茶品质与价格不相匹配、茶产业链外延拓展相对不足等深层次问题。说到底,这主要体现了茶业资源优势和发展规模和质量的不平衡、茶业公共品牌与企业品牌发展的不平衡,从而导致综合效益体现度不充分、品牌市场影响力不充分。对此,需要我们凝聚合力对标再加压、再提升、再突破。

第二个方面,聚焦婺源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大局,我们既要展现实干兴业的担当,也要激发勇闯新路的智慧

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3月在福建省考察,并在南平武夷山市星村镇燕子窠生态茶园了解当地茶产业发展情况时提出了“三茶”统筹理念,即要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坚持绿色发展方向,强化品牌意识,优化营销流通环境,打牢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这为全国茶产区发展指明了方向。在县委十四届十次全体(扩大)会议暨县委经济工作会议上,县委徐树斌书记围绕“茶业振兴”这个关键变量,提出要统筹做好“三茶”文章,加快培育“百亿级茶产业”等一系列目标任务,进一步明确了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婺源路径和方案。围绕贯彻好“三茶”统筹理念,致力推动婺源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让“千年茶乡”焕发新的时代光彩,个人认为需要从以下方面加以统筹谋划、系统推进。

一是要突出“稳”字当头、坚持全域有机,倾力打造绿色生态茶园。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婺源绿茶“颜色碧而天然、口味香而浓郁、水叶清而润厚”的优良品质。目前在全县20.1万亩茶园中,虽然千亩以上茶叶基地有3个、百亩以上茶叶基地有106个,但有两个方面的问题需要引起关注:一方面,全县仍有4.8万亩处于野放状态,大部分因为地处偏僻,当地整户搬迁或外出务工较多,加上没有龙头企业带动和支撑,茶园经济效益不高导致无人管理、造成资源浪费。另一方面,有相当规模的茶园分散在农户手上,有些散户往往受到知识结构、短期经济利益等因素的影响,自我约束性不强,诚信体系难以建立,在落实有机品牌战略上很难统一到大局上来,特别是在短期经济利益驱使下,违规使用农业投入品的现象还没有从根本上杜绝。这些问题对于稳定茶叶产量和有机品质有一定影响,作为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要围绕用好用足婺源生态资源和婺源绿茶生产原料优势,从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政策激励等方面入手,不断优化“政府引导、龙头带动、农户主体、科技支撑”的运行机制和模式,以绿色、生态、有机引领茶园建设,全面压实茶叶种植和生产的有机认证、科学监管等关键环节,确保产量稳定、质量安全,不断擦亮“婺源绿茶”金字招牌,厚植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绿色根基。

二是要突出品质为王、坚持品牌引领,倾力培强现代龙头茶企。没有产品品质作保障的品牌运作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缺乏生命力的。婺源绿茶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具有“叶绿、汤清、香浓、味醇”的特点,被誉为中国绿茶“味精”,在欧洲市场占有率曾高达50%。而作为拥有十余个品种的婺源绿茶,过去没有统一的标识,给打响婺源绿茶品牌知名度带来一定阻力。只有深入实施系统的品牌战略,高位推动婺源茶品牌整体策划,才能更好地塑造婺源绿茶品牌形象,这是传统茶行业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当前政府和企业共同的任务。对于政府来说,要统一整合好“婺源绿茶”公用品牌,注重培育更多领军龙头企业,形成梯队式企业集群,积极构建“1+N”品牌联合体实现抱团发展;要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茶业营销流通环境的同时,积极支持企业开展设备更新、产品研发、改进工艺等来提升企业加工能力;要鼓励企业和引导茶农进一步丰富婺源本地茶树种质资源,优化本地茶树品种结构,持续推进茶树良种化、种植立体化、管理规范化,让绿色安全成为婺源茶叶最鲜明的品质和特质;要紧紧围绕打造“百亿级茶产业”,在主推婺源绿茶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夏秋茶资源拓展全品类发展,着力构建以绿茶为主,红茶、黄茶、白茶、黑茶为补充的发展格局,不断提升婺源茶业品牌竞争力和茶叶经营主体的整体实力。

三是要突出“三茶”统筹,坚持固本兴新,蓄势聚能延伸壮大“茶链”。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茶”统筹理念,茶文化注重解决的是发展魅力问题,茶产业注重解决的是发展实力问题,茶科技注重解决的是发展动力问题。实现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只有坚持守正创新、固本兴新才能不断赢得主动。特别是在延伸产业链条、提升茶业发展综合效益上,迫切需要进一步固基本、扬优势、闯新路、增动能。在弘扬茶文化方面,要深入挖掘传统婺源茶俗文化及“采、制、贩、品”系列茶事历史习俗,着力推进“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项目保护传承,依托“议茶”“评茶”“斗茶”等节庆赛事载体传承制茶技艺、弘扬工匠精神、加强茶文化宣传推介和交流;要延续婺源民风淳朴、传统茶俗文化讲究以礼待人等特质,探索将世代相传的“方婆遗风”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着力打造集茶品牌宣传、茶企业营销、茶文化传播、茶文旅体验为一体的“免费供茶点”,不断延伸茶文化多元功能,充分展示婺源茶文化魅力;要深度推进茶文化与现代农业、生态工业、乡村旅游、全民健身等资源相融合,积极培育和发展各领域的融合示范基地、特色小镇和精品景区民宿,精心打造更多关联的新产品、新业态;要将茶楼茶馆等茶空间建设融入城乡规划布局,加快茶叶专业市场、茶文化特色街区等项目建设的可行性论证,让茶文化更加迎合游客、走近市民。在做强茶产业方面,要按照用“工业锅”炒“茶业饭”的思路,加快婺源县有机茶批发市场、出口茶叶“大基地”建设,注重完善上中下游联结机制,引导茶企联合育种育苗、仓储流通、加工销售等各类经营主体做大做强,支持中小企业、专业合作社组建联合社,聚集优势资源抱团发展;要将传统的茶产业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扶持茶叶电商发展,充分利用抖音等电商平台,宣传、展示、销售婺源茶叶,帮助茶农和茶企打开新的销路,以数字化赋能高质量产品的产销一体化。在提升茶科技方面,要大力支持茶业企业新建或改扩建清洁化、连续化、自动化、标准化生产线,运用科技手段拓展精深加工,加快创新开发抹茶、茶酒茶饮茶食品和保健品、化妆品等产品,不断满足群众茶生活体验和多样化消费需求;要推进产学研联合开展科技攻关、成果转化、产品延伸、推广服务和技能应用培训,主动对接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江西农业大学和江西婺源茶业职业学院等茶叶科研单位加强茶学科建设、加大职业茶农教育培训力度,不断提升茶产业科技水平和从业人员职业技能素养。

四是要突出要素保障、坚持合力共为,协同念好乡村振兴“茶经”。做大做强做优茶业首位产业,离不开要素保障、各方协同、合力共为。目前,推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组织领导、政策支持、科技赋能都有了务实的举措和行动,关键是要持之以恒抓好落地见效。借这个机会,把本次专题视察活动中收集到的一些好的意见建议转由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加以研究。一是要加大对婺源绿茶区域公用品牌的宣传力度,切实营造浓厚的茶乡氛围。二是坚持全域有机发展,在支持有机茶发展上要研究制定科学、精准的扶持政策,比如通过购买第三方服务等方式探索全域有机统一打包认证模式,以降本增效促进农业生产者有机认证的积极性和连续性。三是要处理好出口茶和内销茶的关系,继续巩固和鼓励企业扩大出口,同时重点发力内销茶市场,借力婺源旅游热度,做大旅游消费市场。四是要推动金融机构、保险机构创新金融和保险产品,解决茶企融资难、融资贵及茶园用工保险等问题,帮助减轻茶企茶农负担。五是发挥政府、部门、协会等联动机制作用,在推进婺源茶产品进宾馆、进酒店、进乡村民宿和促成政府公益性投资项目融入茶文化元素等方面共同发力,及时帮助茶企解决在发展和经营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合力促进婺源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婺源人大,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上一页:湖北文斗站 茶园宣传片拍摄工作记实

下一页:普洱茶投资分析:现在做爆款茶为何越来越难了

相关阅读

茶友网
滇ICP备19006320号-4
滇ICP备1900632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