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受多重因素影响,全球经济增速放缓。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估计,2022年全球经济增速仅为3.2%。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中国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宏观经济大盘总体稳定,经济总量持续扩大,发展质量稳步提高,发展韧性彰显。2023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202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达121.02万亿元,同比增长3.0%;全国CPI同比上涨2.0%。
尽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冲击,宏观经济环境不甚理想,但中国茶产业依托国内超大市场规模和持续稳定的市场需求,通过放缓增速、微调结构、减少进口,顺势完成了茶类消费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在新茶饮、花草茶及茶衍生品等新消费市场继续拓展的同时,“围炉煮茶”等茶文化现象次第涌现,“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更是为后疫情时代的中国茶产业夯实了发展底气。
茶叶生产情况
2022年,全国茶叶生产克服干旱等不利影响,面积、产量基本稳定,规模扩张态势得到扭转,绿色生态茶园建设加快,茶叶产品向优质多元方向发展,带动农民增收效果显著。
1. 数据指标
(1)茶园面积稳中略增
近年来,我国茶园面积增幅稳步收窄,面积盲目扩张趋势得到扭转。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统计,2022年全国茶园面积达333.03万hm²,同比增加6.62万hm²,增幅2.03%(表1)。开采茶园面积302.66万hm²,同比增加11.02万hm²;其中,开采面积超过20万hm²的省份分别是云南(44.36万hm²)、贵州(43.63万hm²)、四川(35.64万hm²)、湖北(28.67万hm²)、福建(21.32万hm²)、湖南(20.55万hm²)。值得关注的是,2022年,湖南省的茶叶采摘面积首次突破20万hm²;而安徽省为19.82万hm²,离20万hm²仅一步之遥。
(2)茶叶产量继续稳增
据统计,2022年全国干毛茶总产量318.10万t,同比增长11.78万t,增幅3.85%(表2)。安徽、江西、山东、河南、广东、广西、海南、云南、陕西增产5%以上,江苏、浙江、湖北、湖南、重庆、贵州、甘肃均有不同程度减产。
(3)农业产值保持增长
2022年,全国干毛茶总产值再创历史新高,达到3 180.68亿元,同比增加252.53亿元,增幅8.62%(表3)。从全年总体来看,春季茶青价格基本保持稳定,夏秋季茶青价格比增2.4%左右。由于茶叶品质整体优良,加之生产成本持续增加,带动了干毛茶交易价格整体上涨。
(4)茶类结构均衡发展
2022 年,中国传统六大茶类的生产格局与上年大体一致。绿茶产量185.38万t,微增0.44万t,比增0.24%;红茶48.20万t,增长4.75万t,比增10.93% ;黑茶42.63万t, 增长1.95万t, 比增4.79%;乌龙茶31.13万t,增长3.35万t,比增12.07% ;白茶9.45万t, 增长1.26万t,比增15.41%;黄茶1.30万t,减少0.03万t,降幅1.90%(表4)。
绿茶、红茶、黑茶、乌龙茶、白茶、黄茶的产量占比为58.28%、15.15%、13.40%、9.79%、2.97%、0.41%;绿茶在总产量的占比下降,黄茶占比稳定,其他茶类占比攀升。从产值上看,绿茶产值2 058.19亿元,增长115.60亿元,比增5.95%,占茶叶总值的64.71%;红茶509.47亿元,增长55.80亿元,比增12.30%,占茶叶总值的16.02%;黑茶268.56亿元,增长52.54 亿元,比增24.32%,占总值8.44%;乌龙茶254.76亿元,增长21.37亿元,比增9.15%,占总值8.01%;白茶77.93亿元,增长7.05亿元,比增9.94%,占总值2.45%;黄茶11.77亿元,增加0.17亿元,增幅1.45%,占总值0.37%(表5)。
2. 运行情况
(1)生产运行平稳
2022年,我国暖干气候特征明显,旱涝灾害突出,气候状况总体偏差。年内全国平均降水量606.1 mm,较常年偏少5%,冬春季降水偏多、夏秋季偏少。东北、华南、华北地区降水量偏多,长江中下游、西南、西北地区降水量偏少;七大江河流域中,除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降水量偏少外,其他流域降水量均偏多。全国平均气温10.51 ℃,较常年偏高0.62 ℃,除冬季气温略偏低外,春夏秋三季气温均为历史同期最高;区域性和阶段性干旱明显,南方夏秋连旱影响重。但据应急管理部的统计数据,与近5年平均值相比,气象灾害造成的农作物受灾面积和直接经济损失均偏少。
总体来看,气候条件对2022年全国茶叶生产的整体影响有限。3月初,湖南、广西部分茶区虽然出现了不同程度干旱,但随3月中旬的降水得以缓解。湖北、湖南、江苏等地茶园在夏秋季受到旱灾严重影响,导致夏秋茶产量下降,但质量持续向好,价格还略有上涨。由于国内抗旱防灾技术较为成熟,各地区相应成立技术指导组,结合本地实际提出科学抗旱减灾建议,最大程度保障了茶农利益。
2022年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收官之年。经过3年的时间,各茶叶主产区政府已经具备了较为成熟的措施,有效地推进了“抗疫生产两手抓”。一是积极做好采茶工招募与培训工作,缓解用工缺口;二是深度融合数字化转型,通过网络营销、直播带货等新渠道,打造新消费场景;三是研判防控形势,适时调整市场人员管理模式,确保线下交易有序进行;四是深耕科研创新,助推茶叶生产提质增效。这些举措切实维护了茶农收入的稳步增长,保障了全年茶产业的平稳运行。
(2)生态低碳成为亮点
各地加快建设标准化绿色生态茶园,打造绿色低碳茶叶产品和品牌,促进茶产业发展绿色转型。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累计建成各类生态茶园20余万hm²。浙江省建成生态茶园2.7万hm²,每公顷产值达14.25万元,比常规茶园增加约1.5万元。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和杭州中农质量认证中心联合创设生态低碳茶认证,截至2022年12月底已认证12家企业18个茶叶产品,认证茶园平均年碳排放量较全国茶园平均水平减少约76%。
(3)突出问题仍然存在
在中国茶产业持续向好的同时,应清醒地看到长期困扰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些突出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一是采茶用工成本持续走高。疫情减少采茶工流动,60%以上产区在春茶生产旺季存在采茶工短缺问题;同时疫情防控增加了用工成本。二是茶园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我国低老茶园占比大,立地条件差,不利于推进机械化,大部分山区茶园缺少灌溉设施,防灾能力弱,加剧高温干旱等灾害影响。三是市场销售压力增大。近年来,国内茶叶消费承压较大,产品供需结构失衡的问题亟待解决。
内销市场
1. 数据指标
2022年,中国茶叶内销市场保持平稳。据统计,2022年中国茶叶内销总量为239.75万t,增长9.56万t,比增4.15%;内销总额3 395.27亿元,增长275.31亿元,比增8.82%;内销均价为141.62元/kg,比增4.49%。
(1)内销总量增幅放缓
2022年,中国绿茶内销量131.10万t,同比增长0.12%,占总销量的54.68%;红茶38.13万t,同比增长10.82%,占总销量的15.90%;黑茶36.44万t,同比增长 7.58%,占总销量的 15.20%;乌龙茶24.84万t,同比增长8.99%,占总销量的10.36%;白茶8.13万t,同比增长15.41%,占总销量的3.39%;黄茶1.12万t,同比减少1.90%,占总销量的0.47%(表6)。
(2)内销总额持续增加
2022年,中国绿茶内销额2 110.45亿元,同比增长5.83%,占内销总额的62.16%;红茶564.21亿元,同比增长12.18%,占总额的16.62%;黑茶321.35亿元,同比增加24.49%,占总额的9.46%;乌龙茶284.56亿元,同比增加9.75%,占总额的8.38%;白茶100.53亿元,同比增长9.94%,占总额的2.96%;黄茶14.17亿元,同比增加1.45%,占总额的0.42%(表7)。
3)内销均价基本稳定
在各茶类中,绿茶均价160.99元/kg,同比增长5.70%;红茶均价147.97元/kg,同比增长1.23%;黑茶88.19元/kg,同比增长15.72%;乌龙茶114.56元/kg,同比增长0.69%;白茶123.67元/kg,略减4.74%;黄茶126.40元/kg,同比增长3.42%(表8)。值得一提的是,黑茶均价在经历了2021年度的剧烈下调后,触底回升;而白茶均价则略有下降。
2. 运行趋势
(1)消费端趋势
从消费品类方面看,传统原叶茶的消费保持稳定。绿茶、红茶、乌龙茶仍是消费者最喜爱的品类。白茶近年来实现了年均两位数的高速增长,年销量与内销额已分别突破8万t和100亿元。
当前,市场对产品的需求主要呈现3个趋势:一是品牌、文化、情感因素使传统茶消费向中高端集中。二是日常消费更趋于理性,实用性强、性价比高的茶类产品更受大众消费者欢迎。如“中华老字号”北京张一元凭借亲民产品实现单店年销售额突破2亿元的成绩。三是健康理念持续推动茶消费需求保持增长。茶饮料在叠加低糖、低脂、低盐、零添加等消费概念后风行。据统计,近年来国内无糖包装茶饮料保持着20%以上的增速。预计到2025年,中国无糖茶饮市场规模将突破百亿元。
从消费渠道看,茶叶线上交易已经成为线下消费市场的强有力补充。茶叶是体验型商品。连锁专卖店、专业交易市场、茶馆、商超是传统消费通路。但在疫情3年中,线上交易成为了中国茶叶流通的最强有力补充。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估算,2022年中国茶叶线上交易总额已突破330亿元,近3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保持在10%以上。
从消费人群看,年轻态消费群体已逐渐成为市场主力。随着年龄、消费习惯、社会环境的变化,80、90甚至00后对茶的接受度持续走高。在接纳茶叶的同时,年轻一代通过加入个性化、多样化需求,也在改变着茶产品与茶消费,形成完美“和解”。年轻一代的茶文化与茶消费渐成主流。据京东平台数据显示,2022年,在该平台购买茶叶的用户群体中,主力人群年龄在26~35岁,35岁以下茶叶消费者占比已达57%。
(2)供给侧趋势
产品整体供给方面。为满足消费市场对中国茶叶产品多元化、高质量的需求,解决好茶叶供需失衡、质量效益不高等问题,行业龙头企业各产区政府或在近年来注重补齐基础短板,构建符合自身发展实际的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产业链,并向茶旅游、新茶饮等新消费供给渠道延展,取得了较好效果。2022年,四川省茶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积极探索新茶饮渠道,建立“新茶饮”区域定制中心,把传统茶企链接进来,规范原叶供给品质,构建“直供基地+传统茶企+新茶饮企业”的利益联结机制,开发出了区域定制品牌,销量同比增长了50%。在茶旅游方面,武夷山市深入挖掘茶艺、茶诗、茶歌、茶戏、茶事、茶俗等茶文化,联合龙头企业建立中国武夷茶博物馆、八马茶文化研学体验园、香江茶人小镇、正山茶业综合实践区等综合性旅游景点;推出茶园生态游、茶乡体验游、茶保健旅游、茶事修学游等茶文化旅游线路,以茶为主题的旅游业蓬勃兴起。
传统茶供给方面。随着新技术、新能源不断应用于加工装备上,茶叶加工向绿色、节能、安全、清洁方向发展,连续化、标准化加工生产线正向初步数字化作业迈进。目前,多个茶类标准化加工生产线已得到广泛应用,使茶叶品质得到提升,也保障了新风味、新包装的持续研发。
新消费供给方面。新式茶饮融入大众生活,健康、时尚、社交的属性让新式茶饮成为市场的宠儿。目前,蜜雪冰城门店数量已突破2万家,多个新茶饮品牌门店数量均已突破1 000家,新茶饮消费正走向常态化,成为消费者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以茶里、茶小空为代表的新袋泡茶,以极致便捷和多元口味创新产品赛道,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将新袋泡茶作为自己的“口粮茶”。
茶文化供给方面。2022年,茶文化热点事件不断,受到各界普遍关注。与此同时,随着后疫情时代的消费需求,茶旅融合的步伐逐渐加快。各地立足生态茶园基础,大力推动茶文化产业的高品质、多样化升级,深挖当地传统茶文化、非遗文化、红色文化,打造茶旅精品,促进转型发展,以茶促旅、以旅兴茶,茶旅交融、康养结合,延长产业链,提高茶产品附加值,从而助力茶农增收。
建议
1. 持续推动茶产业绿色转型
在有效控制茶园面积规模性扩张的同时,应抢抓“双碳”机遇,在技术体系集成创新与示范推广方面下功夫,打造出适配不同产区的低碳生态茶园技术体系,并为主产区提供必要支持,指导各主产区集成应用生态低碳生产模式,促进茶叶生态低碳标准化生产。在精制茶加工领域,要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倡导绿色消费,优化配置各项生产要素,丰富优质茶叶商品的市场供给,抵制过度包装,促进茶叶消费提质增量。
2. 以数字经济促进产业发展
目前,我国茶产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字化经济基础,应积极拓展融合创新的数字经济新渠道、新模式、新业态,支持茶企数字化转型、打造数智化工厂,并依托数字化手段提升政府、行业组织对茶产业的领导力,高效推进茶业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使之切实成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和新引擎。
3. 以文化服务促进消费恢复
盛世茶兴。制茶技艺体现着中国智慧,饮茶习俗展现着文化自信。中国茶的消费需要茶文化的支撑,需要茶科技的助力,在供给侧要把握好传统与创新、品饮与健康、标准化与个性化、公共品牌与企业品牌的关系,在需求侧要做好消费推广活动,提振全民消费信心,要注重培育新型消费升级,推广绿色品质消费,通过持续关注“传统茶文化”与“消费新需求”的融合发展,挖掘并释放年轻消费群体的内需潜力,促进传统消费焕发活力,带动消费回补升级。
4. 提升茶产业全球配置能力
各出口企业应筑牢优质茶原料基础,提升加工技术创新升级,对标国际标准和出口目标国技术要求,严把商品质量关;应发挥中国茶的品类优势,选择特色茶、品牌茶、保健茶、功能茶等,打造个性化定制新需求,做好茶产品市场资源的全球配置。行业组织、各产茶区政府应坚持实施“请进来,走出去”战略,参与或主办国际高端茶事活动,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持续打造国际茶产业智慧发展高地;同时与品牌企业联手探索在海外开设“茶驿站”等具有民族特色的茶体验店和品牌连锁店,结合中国品牌传播,促进中国茶全球市场开拓。此外,行业组织还应探索打造茶叶质量溯源管理体系,推动制定茶叶出口统一标准,研究并建立信用等级推荐制度,加强行业咨询及信息服务,通过大数据、互联网、区块链等数字科技手段,助推茶叶国际贸易发展。
本文节选自《中国茶叶》2023年第4期,P25-30,《2022年中国茶叶生产与内销形势分析》,作者:梅宇,张朔。
来源 :中国茶叶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