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了解紫砂壶的价格变迁史

一分钟了解紫砂壶的价格变迁史

17阅读 2023-06-28 01:28 茶具

一分钟了解紫砂壶的价格变迁史

文丨砂海墨韵

收藏紫砂陶器,除了学会鉴别真假、品味高下外,还必须准确地了解与掌握市场行情,知晓历史上与现时紫砂陶器的价格,相对科学地预测收藏前景。唯如此,才能以比较合理的价格收进藏品,实现保值增值的目标。

宜兴紫砂壶始于明代正德年间,明清两代,伴随着瓷器的兴盛,宜兴紫砂器艺术也突飞猛进地发展起来。在中国人民政府的扶持下,老艺人组织起了合作社,恢复了紫砂壶的生产。这个时期出现了朱可心、王寅春、蒋蓉、顾景舟、吴云根、裴石民等一批壶艺大师,这些大师的作品,精品迭出,砂质优良,工艺规范,受到了壶具收藏爱好者的追捧与青睐。

01明清时期

早在明代,成熟期的紫砂茗壶,就已经是贵重之物。明代诗人林古度的《陶宝肖像歌为冯本卿金吾作》诗中写道:“荆溪陶正司陶复,泥沙贵重如珩璜。世间茶具称为首,玩赏楷模在人手。’”诗人已将紫砂茶具说成如宝玉那样珍贵了。

近代 顾景舟制供春壶

名家作品价格更高。徐喈凤《重修宜兴县志》写道:“供春制茶壶, 款式不一,虽属瓷器,海内珍之。用以盛茶,不失元味,故名公巨卿、文人墨士,恒不惜重金购之。继如时大彬,益加精巧,价愈腾。”

明万历 时大彬制紫砂醴泉壶

徐喈凤只说对供春壶“恒不惜重金购之”,时大彬壶“价愈腾”,价格更飞涨了,那么到底值多少钱呢?周高起在崇祯年间著《阳羡茗壶系》时说:“至名手所作,一壶重不数两,价重每一二十金,能使土与黄金争价。可见其时名家壶值黄金10至20两之间,比壶本身的重量大数倍。

清乾隆 杨彭年 《三足玉璧曼生壶》

当然清代壶家的作品,在当时倒不是很贵。据成书于1937年的《阳羡砂壶图考》记:“曼生壶铭多为幕客江听香、高爽泉、郭频迦、查梅史所作,亦有曼生自为之者。凡自刻铭,刀法遒逸,每经僚幕奏刀或代书者,悉署双款,寻常贻人之品,每壶只二百四十文,加工者价三倍。”

由此可知,其时普通的紫砂壶,每把值二百四十文,而经过陈鸿寿或其幕僚书铭刻款的,则“价三倍”,也就是七百二十文一把,不足一缗。一把曼生壶的价格,当时只有时大彬壶的0.024%。经过历史检验的大名家壶,与当代壶家的作品,其价格差异是非常之大的。

02民国时期

民国时期,紫砂艺人制作的茗壶,价格比清代有所提高

朱可心制 鱼化龙壶

依据诗人、学者、科学家陈明远先生在《文化人的经济生活》一书中对20世纪上半叶中国各地银圆购买力的研究,1926年1块银圆的购买力大约折合人民币30~35元左右。宜兴的物价当然会比大城市低一些,也许能达到40元吧。按此折算,其时范承甫的鱼化龙壶值今人民币48元左右、合桃壶值60元左右,朱可心的鱼化龙壶值50元左右,冯桂林的合桃壶值72元左右;王寅春的小水平壶值40元左右。

冯桂林/合桃壶

大路货的紫砂器当然不会如此值钱。倪洪林主编的《紫砂鉴赏及收藏》一书中记:“到了民国21年( 1932年),紫砂从业人数已达600多人,全年共烧140窑,年产量220万件,年产值约42万元。”以此估算,平均每件紫砂器的价格仅为0.19元。不过这是大小、精细不论的价格了。

顾景舟 紫砂荸荠圆钮壶

抗战时,紫砂产业一片萧条,同时物价飞涨,许多紫砂工匠包括一些已经成名的艺人,不得不适应潮流,量产制作,致使名人名作质量不能稳定。而顾景舟却不追求数量,“一年也只做10把到20把”。“由于顾景舟的壶坯质量上乘,且少,因此他出手的价格比别的高手都贵,自定价是一担米(150斤)一把(时价十元银)。

紫砂供春树瘿壶

民国时期明清大名家的紫砂茗壶的价格节节升高。1928年储南强先生收得供春款失盖树瘿壶,当时大家都认为是真品。储先生请现代制壶名手裴石民配盖,并在壶盖子口外缘刻了两行隶书铭文:“作壶者供春, 误为瓜者黄玉麟,五百年后黄宾虹识为瘿,英人以二万金易之而未能,重为制盖者石民,题记者稚君。”所谓“英人以二万金易之而未能”,是指当时英国一家博物馆派人来商量,希望储先生出让供春壶,代价是二万美金。

03建国初期

当时,宜兴紫砂器的价格是不贵的。

朱可心制巧色柿子壶

《壶中乾坤》记录: 1955年1月,汤渡陶业生产合作社刚刚成立。“中国美术家协会门市部来此打算通过紫砂陶业公会,订购五十套松鼠葡萄茶具和二十套梨皮式竹春茶具”。一共给了一千块钱。一套茶具包括四杯一盘一壶,由于是花货,价格较高,但平均每套也仅仅14.28元。

松鼠葡萄壶

钱剑华的《壶具投资技巧》就曾指出:“二十多年以前(注: 1977年之前),笔者还在紫砂工艺厂的仓库里找到一件,(注:指朱可心先生在“文革”中制作的普通茶壶)并化四角几分钱(当时的出厂价)买了下来。”此壶放到现在,价格肯定要超过万元了。

0480年代以后

1979年改革开放大潮兴起,紫砂陶生产销售又迎来了新的春天。据有关统计资料,至1979年,紫砂产品出口平均单价由10美分增至50美分。1980年,香港专营紫砂客户积极推销紫砂壶,产值248.65万元。

通过一系列成功的商业推介活动,港台地区“紫砂热”日益升温,紫砂壶具的价格亦节节高升。

傅英书女士在《紫砂收藏的学问》中这样写道:“以周桂珍的壶举例,1980年的时候去香港买大约8000元,1993年 她的壶已经涨到2.5万至3万元了,涨了2到3倍”。“简直可以用一日三价来形容。

顾景舟制 紫泥四方水盂

祖国大陆改革开放,经济连年高速增长,国富民强,老百姓手头的闲钱多了,收藏热随之升温,紫砂市场逐步繁荣。2003年起参与紫砂拍卖的艺术品拍卖公司数量激增,当年达到13家。紫砂壶大行其道,精美的紫砂文具价位亦开始上升。如佳士得公司1件18世纪紫砂桃形洗拍得7.17万元港币,而上海敬华1件杨彭年制陈曼生铭仿古井栏水呈,虽有小修,仍然拍出11.55万元。

次年,紫砂文具拍卖更加热门,参与拍卖的公司增加,拍卖的品种亦扩大至笔简、臂搁、笔洗、水盂、镇纸等等。

越是制作精良,文化含量高的紫砂陶,其价值便越高,价格上升也越猛。

紫砂壶价格变迁史,你了解了吗?

来源:紫砂壶鉴赏与收藏秘籍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上一页:云南凤庆组建茶产业联盟,提升组织化水平让滇红茶再次走红

下一页:普洱茶投资分析:老班章红利已然耗尽 后班章时代正式开启

相关阅读

茶友网
滇ICP备19006320号-4
滇ICP备1900632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