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拍卖会屡现上千万的名品紫砂壶,今天我们来看几大博物馆的顶级紫砂壶藏品,感悟古今紫砂大师的绝伦技艺。
南京博物馆 +
吴经提梁 明嘉靖十二年(1533)
目前我国考古发掘中,有绝对年代可考的最早紫砂制品
陈鸣远 树形壶
陈鸣远 虚扁壶
杨凤年 风卷葵
杨凤年 竹段壶
邵大亨 掇只壶
黄玉麟 鱼化龙
范大生 竹段壶
汪宝根 合桃壶
俞国良 掇球壶
吴云根 弧菱提梁壶
裴石民 五副蟠桃壶
王寅春 红串盖壶
王寅春 裙花提梁
朱可心 彩蝶壶
顾景舟 汉云壶
顾景舟提璧套组
顾景舟 提壁套组
北京故宫博物院 +
清 宜兴窑大彬铭高圆壶
明 宜兴窑大彬款雕漆四方壶
明 宜兴窑雕漆提梁壶(残)
清雍正 宜兴窑描金彩绘方壶
清乾隆 宜兴窑描金瓜棱壶
清乾隆 宜兴窑描金四方壶
清 宜兴窑菱花壶
清嘉庆 宜兴窑杨彭年款飞鸿延年壶
清嘉庆 宜兴窑二泉铭圆筒壶
清嘉庆 宜兴窑壶痴款包袱式壶
清嘉庆 宜兴窑世德堂款包袱式壶
四海壶具博物馆 +
邵大亨 掇只 (千金壶王)
大亨掇只壶,壶身长近一尺,高过六寸,容量约2500cc。壶色浑厚深沉,莹润如玉,造型古朴端庄、气度不凡,充分体现了邵大亨精妙绝伦的壶艺技术,为紫砂壶中的《兰亭序》。现在收藏于上海的四海壶具博物馆,为镇馆之宝。
中国国家博物馆 +
供春款 树瘿壶
时大彬 天香阁提梁壶
大彬提梁,是明代制壶大家时大彬所创制的,壶盖口外刻楷书“大彬”,一侧钤阳文篆体“天香阁”方印,所以又称天香阁提梁。
“天香阁”款识经查为明代名士吴中秀的室名,此壶早期应为吴中秀所用。
陈鸣远 东陵瓜壶
司马迁的《史记》、郦道元的《水经注》和刘伯温文章都写到过,有个汉代人召平,秦始皇时封为东陵侯。他品格很高,甘于安贫乐道。
秦朝灭亡后,当个布衣,在长安东门外种瓜,那瓜很是甜美。人们就叫它为东陵瓜。陈鸣远仰慕召平的节操,以香瓜形状制壶,刻“仿得东陵式,盛来雪乳香。”壶铭,见其心迹。
陈鸣远 东陵瓜壶
邵大亨 龙头一捆竹
顾景舟 大提璧
大亨鱼化龙
陈鸣远 天鸡壶
盖面饰阴阳鱼,周围饰五朵凸起的祥云。肩一侧与口之间设鸡首形流,对侧饰兽首衔环为把。口颈部饰云雷纹与莲瓣纹,肩部饰一圈绳纹。
腹刻铭:“柏叶随铭至,椒花逐颂来。庾子山句,廉让书,仿古,壬午重九前二日”,表明此壶作于清康熙41年(1702年)农历九月初七,是陈鸣远仿古酒器而作。
陈鸣远 莲形银配壶
壶身饰八片宽体莲瓣,鼓腹下部渐收敛。荷叶卷合为流,一颗大莲子为钮,周围饰六颗莲子,均能活动,一藕节形银配为提梁。
壶身一莲瓣上刻有“资尔清德,烦暑咸涤,君子友之, 以永朝夕”铭文。
陈鸣远 弯棱形壶
以五棱六瓣分割半圆壶身,筋骨分明,棱线清晰,以细泥堆塑理出。形象生动的棱线,节序有致的瓜瓣,神似肥硕的杨桃对剖。
邵大亨 仿古
香港茶具文物馆 +
大亨鱼化龙
供春 刻款 六瓣圆囊壶
时鹏 刻款 水仙花六瓣方壶
时大彬制 刻款 玉兰花六瓣壶
时大彬制 刻款 莲瓣僧帽壶
墨林堂 大彬 刻款 印包方壶
李茂林造 印 菊花八瓣壶
(李)仲芳刻款 觚稜壶
(徐)友泉刻款 仿古盉形三足壶
共之(陈辰) 刻款 长方扁壶
陈仲美作刻款 束竹圆壶
(陈)用卿刻款 弦纹金钱如意壶
邵亨裕制印 素身圆珠壶
(承)云从制为履中先生刻款 桂花四瓣壶
翠竹居印 素身扁圆壶
(陈)鸣远刻款 漩涡纹瓜形壶
无款 玲珑八竹壶
惠孟臣;元茂印 磨光束腰孟臣小壶
(惠)逸公监制刻款 圆腹孟臣小壶
(陈)光明,凤印 提梁刻铭牛盖莲子扁壶
壶痴,盦印 加彩印包壶
壶痴印 印包方壶
台北故宫博物馆 +
清康熙 宜兴胎画珐琅四季花卉方壶
宜兴胎画珐琅五彩四季花卉方壶,壶身周正,壶流、壶钮及壶把亦作四方。壶身、壶盖四面,以珐琅彩绘饰四季花卉,整体炫丽而缤纷。
壶底正中先以白色彩料打底,后书「康熙御制」四字蓝料楷书款,或可推测其为康熙皇帝御用的茶器之一。
根据乾隆三年《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清档》记载,为乾隆皇帝推动一系列为文物配匣的作品中,首批入选的「宜兴四方画珐琅四季茶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清康熙 宜兴胎画珐琅万寿长春海棠式壶
宜兴胎画珐琅万寿长春海棠式壶,以四瓣瓜稜为壶身,以缱绻瓜叶为壶盖,整体颇具像生趣味。
此类作品壶内与壶把相对应处,可触摸一道纵向接迹,壶内、外底部皆留有一周接痕。
也就是说,该类制品并非以四瓣泥片拼接,而是先以长方形泥片圈围筒状置于底片(壶底),修整时再以工具压印出瓜稜。
其壶腹两侧以珐琅彩绘饰桃实、桃花,象征长寿;流嘴二侧则为月季花,象征长春,取「万寿长春」之吉祥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