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武从何而来,又将去向哪里?

易武从何而来,又将去向哪里?

90阅读 2020-10-30 06:53 产地

易武,茶人的原乡

打开中国行政地图,两千多平方公里的古六大茶山只是弹丸之地,但对于中国普洱茶的历史版图而言,这是一块绝无仅有的高地,它见证了普洱茶千百年的历史沉浮。古六大茶山是中国普洱茶的发源地,易武则是这一区域的核心枢纽。从唐代开始,历经宋、元、明、清、民国至今,易武茶一直以其深厚的历史积淀以及迷人的茶叶滋味吸引着无数人前往。

在易武公家大园的古榕树下,立有茶马古道起点碑,这个碑试图传递这样的信息:茶叶从这里开始,翻越了高山大河,抵达无数的远方,它用滋味筑起了一个牢固的茶叶长城。1729年,云南巡抚沈廷正向朝廷进贡茶叶,普洱茶从此进入贡茶行列,于是才有了清代阮福在《普洱茶记》中写下的那一句:“普洱茶名遍天下,味最酽,京师尤重之。”这句话,是普洱茶从清代传来的最强音。

茶运与国运的交织,在易武这个边地茶乡体现得淋漓尽致。晚清至民国,是普洱茶老字号最为璀璨的时代,同庆号、同兴号、乾利贞、福元昌等茶号都在易武开设茶庄,书写了普洱茶老字号的辉煌历史。

20 世纪40年代,时局动荡不安,古六大茶山的茶业由盛转衰。这之后的半个世纪,茶山人的生活还在继续,只是普洱茶在这里几乎销声匿迹。直到 1994 年的一天,一群台湾茶人来易武寻根溯源,普洱茶才重回人们的视野。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之下,传统普洱茶制作工艺逐渐在易武恢复。沉寂了多年的普洱茶又迎来了它的大时代。易武这块神奇的土地,见证了越陈越香的普洱茶是如何打败时间的。

纵观数百年历史,从茶马古道上的茶叶远征,到清代朝廷对普洱茶的青睐;从20世纪初光辉灿烂的普洱茶老字号,再到20世纪90年代的普洱茶复兴。易武茶跌宕起伏,生生不息。一棵棵遒劲苍老的古茶树,一饼饼历久弥香的易武茶,让我们看到绵延不绝的易武茶脉。与此同时,易武茶的另一种延续,在字里行间传承。一代代人对易武的书写,让易武茶在字里行间闪闪发光。

茶马古道路线

清代光绪年间的《普洱府志》把六大茶山中的漫撒换成了易武,从此以后,从文献到现实,易武在古六山的版图中越来越重要。

20世纪90年代,易武老乡长张毅写下了《古六大茶山纪实》一书,作为土生土长的易武人,他目睹了古六大茶山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和变迁,为我们讲述了本地人眼中的易武的变迁。本地人对茶山的守望与寄托,都在这本书中。

台湾茶人陈怀远在《普洱茶录——易武的茶乡岁月》一书自序中写下了“易武古镇中找到的生命答案”,他在易武古镇找到的“答案”,是云南普洱茶生命的答案,也是爱茶人求索了一生答案。那一代因一片茶漂洋过海而来的人,在易武找到了答案。

复兴书系在2018年也出版了一本《茶叶复兴:易武与古六山》,以易武年轻人为向导,让我们看到了易武茶的第三次复兴,也看到了在平静的岁月之中涌动的生活与梦想。

今天翻开郑少烘先生所著的这本新书《易武》,带领我们看到了易武茶的另一面。他是易武茶的亲历者,也是构建者。

“易武是茶人的原乡”,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易武和易武茶,很大一部分是由茶人所塑造和改变的。作者是一名企业家、也是普洱茶文化研究者,他用15年的时间,参与了易武茶的历史与现场,他知道易武茶从哪里来,也知道易武茶要去向哪里。跟随这本书的叙事,我们走进的是易武茶以及茶人的世界。

模型比方法更重要

贡茶、古树、老茶号,当这些元素构建出易武的主要故事,除此以外,易武还不断贡献着新话题:小产区。

易武茶区的迭代速度很快,市场上对易武茶的认知与接受也在不断细化,每年都会有一些新的地理名词和当地出产的茶在坊间流传。曾经的正山、麻黑、落水洞是第一代代表;之后变成了弯弓、天门山、刮风寨;近年连弯弓也不提了,而是更小的薄荷塘、同庆河。如果你今天还只提麻黑、落水洞,别人会觉得你一定落伍了。

如果我们把视角和茶稍微拉开一些距离,你会发现,零散讲述易武茶知识的内容唾手可得且浩如烟海,例如易武的香扬水柔从何而来,易武小产区的分布和滋味,易武的历史,但知识若以散点的形式呈现,读过之后,对易武的面目仍然是模糊不清的。

有时候,你做事的方法可能都对,但就是达不到预期的结果。归根结底,很可能是用错了模型。仔细回忆一下,你对自己生活了十几年的城市可以用几句话勾勒出其特点吗?大概率是不能,因为这不仅需要对一片区域有大量的基础了解,还需要在这些浩繁的信息海洋中提炼出一个认知模型。

特别是在如今数据爆炸的时代,数据充斥着工作与生活,但仅拥有数据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学会让数据说话。模型就是让数据说话的秘诀,模型将帮助我们所有人从掌握信息提升到拥有智慧。

得益于15年的积淀和作者审慎的视角,《易武》这本书恰好就为认识易武提供了一个有趣的认知模型。

横向上,郑少烘把易武茶从滋味上区分了三带一点:花香带、蜜香带、原叶香带,复合香。其中花香带以弯弓为核心,与曼撒茶区重合,包括草果地、凤凰窝、薄荷塘和哆依树区,这个区域是典型的明星产区;蜜香带以麻黑为中心,是易武中流砥柱般的存在,也是多数人心目中的“易武味”;原野香带,以同庆河为中心,顺着刮风寨直到麻黑,这里生态环境优越,具有别具一格的生津回甘感。三条口味带的中心点,便是茶王树,茶王树具备了花香、蜜香、原野香几种特质的区域,所以茶王树其实是易武口感协调度最高的区域。

纵向上,根据不同时期同款茶品内含物质的变化,作者通过理化实验把易武茶转化分为5个转化期:鲜香期(1—2年)、波动期(3—5年)、回味期(6—7年)、稳定期(8—9年)和饱满期(10—12年)。在过去,普洱茶的陈化是个复杂且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充满着变数,有太多不可预知的变化。现在普洱茶的转化路径通过数据有了明确的表示,从清新鲜爽到波动期的难以捉摸,最后沉淀、稳定,最终易武茶表现为越陈越醇厚的特质。

横纵交织,认识易武茶就有了底层认知模型。带着这个超级装备,面对任何一款易武茶,都能很快将其定位。当然,这个模型并不是一个完美认知模型,但它是第一个全面的易武茶认知模型。老饕可用来对比参考,小白可用以入门学习。

在这个模型上,书中还讲述了易武跌宕起伏的历史和当下的创新,例如易武熟茶和其他茶区的差异、易武古树白茶的特色工艺。只有清晰了解易武的过去,才有可能试图去描摹这里未来的模样。

周重林:因为有他的努力,我们才能喝到易武好茶

《易武》作者郑少烘一好茶香,二好墨香,走的是慢工出细活的路径。

在他的家乡,把这叫做“工夫”,工夫茶其实就是时间之茶,泡茶人要沉浸在热汤之中,喝茶人要有足够耐心等待出汤、排序;工夫茶也是艺术之茶,喝茶人要欣赏得来小口品饮的乐趣,毕竟这是一个盛行大碗茶的时代。

在工夫茶里浸泡出来的工夫,郑少烘都反哺在易武深山泽林之中。没有工夫茶的细腻,哪能品得出易武那一方风土的野与醇,蜜与韵。所谓的山头茶韵,都是工夫茶框架下的产物。

某一年易武斗茶会,我们走在泛着冷光的易武老街上,说着不负这个时代的茶梦。晚上,说要喝牛滚塘,他有。说要喝草果地,他有。说要喝多依树,边上人脸色都难看了,结果,他也有。只有我们这些人,即便是当地,要获得这些茶有多么不易。也只有我们,才能在这种俗气的地名中找到无上的饮品。

后来我们在珠江边,吃着海鲜大排档,说着另一个梦。临走时候,他送我一片易道茶,嘱咐在日本玩耍期间好好品品。他的字他的茶,他灼热的眼光与慢悠悠的语气,既希望你好好喝,又怕你喝不懂,糟蹋。

有些时候,看到他发古典诗词,高楼大厦顷刻变成竹楼小筑,在水一方,有人咿咿呀呀清唱起来,有些时候,发声处明明是今音,但我听到的却是唐腔。

幸运的是,因为有少烘先生努力,我们可以喝到有数量的易武好茶,那些味道再也不只是历史的遗存,再也不是质疑者的白眼。

文:茶业复兴编辑部

图:岁月知味

信息贵在分享,如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上一页:详解中茶窖藏黑盒六堡茶大家族

下一页:普洱茶投资分析:市场还是那个市场 但逻辑已经变了

相关阅读

茶友网
滇ICP备19006320号-4
滇ICP备1900632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