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讲究“三异”,你知道是什么吗?

喝茶讲究“三异”,你知道是什么吗?

4阅读 2019-04-24 02:24 喝法

喝茶有益健康,尤其是长期坚持喝茶,但这是建立在“合理饮茶”的基础之上的。


好好喝茶、喝好茶,也是有讲究的,要因人、因时、因场合而异。


01

 喝茶,要因人而异 


茶不在贵,适合就好。


有的人喝了乌龙茶睡不着,有的人不喝茶睡不着,有的人喝绿茶胃就受不了,而有的人就没事,因此选茶须得因人而异。


中医上,人体质有热寒之别,茶叶经过了不同的制作工艺也有凉温之分,因此什么体质喝什么茶也就有讲究了。


一般来讲,体质正常者喝茶一般无妨,但对部分群体来讲,选茶可稍作选择。




绿茶、新白茶、轻发酵乌龙茶属于凉性茶,例如黄山毛峰、西湖龙井、清香铁观音等。


重发酵的乌龙茶则属于中性茶,如武夷岩茶、浓香铁观音等。


红茶、熟普则属于温性茶,如祁门红茶、滇红、金骏眉、正山小种等。


而像生普、白茶则伴随自然发酵的进行,其凉性会逐渐趋于平和。


喝茶因人而异。


有抽烟喝酒习惯,容易上火、热气及体型较胖的人,一般属于燥热体质者,应喝凉性茶。


肠胃虚寒,平时吃苦瓜、西瓜便觉得不适、体质较虚弱的人,一般属于虚寒体质者,应喝中性或者温性茶。


老年人因调理功能下降,比较适合红茶及普洱茶。





02

 喝茶,要因时而异 


喝茶要看季节。一般而言,四季饮茶各有不同。


春饮花茶,夏饮绿茶,秋饮青茶(乌龙茶),冬饮红茶。


其道理在于,春暖花开,人饮花茶,可以帮助散发冬天里积存在人体的寒气,其浓郁的香气,还能有助于人体阳气的生发。


炎炎夏日,多饮绿茶、白茶或生普,有益于解暑降燥、清凉心神。


秋天讲究平和,青茶不寒不热,有助于解秋燥,生津平气。


而寒冷的冬季,红润怡人的红茶、甘醇滑糯的熟普,以及醇厚甘甜的老白茶,恰能驱散湿寒,暖身又暖心。




每天喝茶时,也可以看时间。


清晨空腹时不宜饮浓茶。


上午喝红茶较好。因为红茶可促进体内的血液循环,同时还有助于祛除体内的寒气,让大脑的供血充足。


午餐小憩后,一杯清茶,即可帮助调节情绪、恢复体力。此时喝点绿茶或白茶,可以帮助缓解肝火、清肝胆热。


而到三、四点时,来一杯乌龙茶,配上几块可口点心,能缓解工作疲惫、补充体力、提升效率。


晚上喝茶,要喝淡一点,喝发酵程度高一些的茶。比如全发酵的熟普,对人体肠胃的刺激性低一些,对睡眠影响小,还可以帮助消化。



喝茶,还要看身体状态的即时变化。


当身体状态良好时,自然更容易享受到喝好茶带来的“喉吻润”、“破孤闷”、“发轻汗”、“肌骨清”、“两腋习习清风生”的感受。


而当健康状态不佳时,对于喝茶时间以及喝什么茶,要有一定的考虑。


比如处于经期、孕期、产期的女性朋友适合饮少量淡茶。


患有神经衰弱的人,不要在临睡前饮茶。


脾胃虚寒者,不要饮浓茶,尤其是绿茶。


在服用中药,补铁药物,抗生素类、抗菌类药物,抗痛风药,助消化酶药物,镇静安神类药物等药物期间,应避开饮茶时间。(具体应咨询专科医生)





03

 喝茶,要因场合而异 


茶为国饮,上至政要会晤、商界大会,下至亲友聚会、日常休闲,喝茶都适合。


但喝茶也有场合方面的讲究,不同的目的、不同的活动内容,喝什么茶、怎么喝茶,都有要注意的事项。


比如商务会谈的场合。


会客主方要提前考虑好选什么茶来泡饮,这就需要提前斟酌客方情况:绿白黄青黑红,客人们是否有所偏好?泡大宗普通茶还是要上名品茶?泡浓还是泡淡?等等诸如此类。



而在大量饮酒的聚会场合,其实不适宜喝茶。


因为酒精与茶叶生物碱的双重刺激性,边饮酒边喝茶,会加重醉酒症状。


职场办公场合中,喝什么茶自然可以根据个人喜好来,但怎么喝就需要注意了。


选择简单方便的茶具,对水质、水温要求不严格的茶叶种类,以及不影响他人工作的喝茶举动……这些都是办公场合喝茶时要留心的。




外出旅行也是。旅途舟车劳顿,一杯清香滋润的好茶有助放松身心,更好地享受风景。


但外出旅行讲究便捷,茶具、茶叶大包小包,自然不合适。


所以,快客杯、三件杯,便携小包装式或者袋泡茶,以及小茶包,才更适宜。


还有家庭美食聚会的时候。


饱餐美味佳肴之后,喝点热茶有助消化和去油腻,但要注意餐后一小时再饮茶,选择茶性温和的茶类,比如红茶、普洱熟茶等,茶汤醇和,同时对肠胃刺激小。




总的来说,喝茶很好,但我们倡导合理饮茶、科学喝茶,这样才能更好地享受有滋有味的健康茶生活。


图文:来源网络,如因内容、图片问题,我们会及时更正或作删除处理。

上一页:4月21日,七彩云南携旗下古滇名城、茶业两大板块,在北京举办

下一页:普洱茶投资分析: 千元普洱茶百元出售 有没有可能就值百元

相关阅读

茶友网
滇ICP备19006320号-4
滇ICP备1900632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