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片宜昌茶叶

我是一片宜昌茶叶

3阅读 2023-07-11 01:00 文化

我是一片宜昌茶叶,

是最早来到人世间的那片神奇树叶。

我因茶圣陆羽《茶经》置顶推送而蜚声天下。

千百万年前,我们就定居在这个星球。

长江三峡,是我的洞天福地。

雄山大川、烟岚云岫、林涧壑泉,

是我的至爱。

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

神农氏尝百草而积毒,邂逅我们而重生。

从此,我头顶神药光环,进入人类社会。

因为我的青蒙和苦涩,

人们起初与我若即若离。

他们叫我“荼”“荈”“槚”,

用香料伴煮抑制我的个性。

我与人类的妥协,

是从人工种植和制作开始的。

我们像一对恋人,

相依相恋,彼此改变,和谐相处,

继而形影不离。

我的初恋,是长江三峡的远古巴人。

巴人向周王朝纳贡,

改变了我偏安巴蜀一域的命运,

开启了我的天涯之旅。

我与人类千年相守,

中华民族伟大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在我这里极致发挥。

历经种植、采摘、制作、流通、制饮,

我从山川云雾中一抹青绿,

幻化为人们唇齿间甘馥盘桓。

一颗嫩芽、一片鲜叶、一拈芽叶,

演绎出万千世界。

绿茶、白茶、黄茶、

红茶、青茶(乌龙)、黑茶,

是我的六色根本;

披毫如雪、圆润如笋、纤细如针、清秀如眉、

巧俏如舌、盘曲如螺、玲珑如珠、结束如花,

是我的诗意形态;

紧制如砖如饼、如臼如塔,

是我的商旅行装;

花茶、奶茶、酥油茶、果茶、药茶,

是我的和合之美;

速溶茶、冷萃茶、冰茶饮料,

是我的时尚追求。

我见证了

周王朝礼治天下,

春秋战国群雄逐鹿,

秦始皇横扫六合。

刘邦创建大汉帝国,天下承平四百年,

我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西陲边关。

我北上塞外草原,西进大漠高原,

改变了蒙古族和藏族同胞生活,

深深地融入他们的血脉。

酒壮胆,茶益思,

我是人间的小清新。

汉朝大咖司马相如、扬雄正名,

华佗定性“益意思”,

我从人类饮食的物质世界,

进入文化审美的精神世界。

入诗入文入画,

寄情寄思寄怀,

寓道寓理寓义,

我与琴棋书画一道,入列“六艺八雅”。

魏晋南北朝,儒道佛三教加持,

我成为人们养性修炼参禅的标配。

我是倍受推崇的“真君子”,

被赋予丰富的文化意象和鲜明的价值导向。

三国东吴“酒麻木”皇帝孙皓“以茶代酒”典故,

成为历代为政者的前车之鉴。

东晋桓温、陆纳茶果宴客的尚廉家风,

被后世传承为茶俭精神。

西晋孙楚杜育张载,带我走进诗赋;

“洛阳纸贵”的左思,视我为掌中珠玉,

一首炫娃炫茶的《娇女诗》,传诵千古。

历史开启大唐盛世,

我迎来举国推崇、驰名中外的黄金时代。

江南大开发,大运河贯通南北,

经济贸易开放繁荣,

茶饮风行朝野,

茶商云集市井,

茶园遍布江南。

唐朝八大产茶区,广布五道43州。

我是大唐的黄金叶,

我是大唐的橄榄枝,

我是大唐的壮美史诗。

我荣登朝廷,催生茶税榷茶,

带来滚滚财源蓬勃生机;

我远赴边关,首创茶马互市,

促进民族融合边疆稳定;

我横穿欧亚,畅行丝绸之路,

展示盛唐气象东方魅力。

茶圣陆羽对我一往情深,在《茶经》里表白:

山南道峡州茶为上,其他诸州均次之;

天下茶比肩峡州的,只有光州与湖州。

茶和名泉饮,

峡州蛤蟆泉荣登天下第四泉,

王昭君家乡的香溪也进入排行榜。

大唐贡茶16州,宜昌的峡州与归州均在列。

我被命名为

峡州碧涧、明月、芳蕊、茱萸,为唐茶极品;

限量版的峡州小江园,更是茶界白月光。

和尚侄子拜见李白,

送上当阳玉泉寺仙人掌茶。

这个“天子呼来不上船”的浪漫诗人,

长诗为我代言。

“一字之师”郑谷

品尝传说中的小江园,大为惊艳:

东边的“吴僧”、西边的“蜀叟”都得闭嘴,

你们弱爆了!

唐朝文人留下无数赞茶诗文和嗜茶佳话:

颜真卿、陆羽、皎然和尚三人的湖州茶缘,

卢仝“七碗茶歌”的无我境界,

白居易“应缘我是别茶人”的深深执念,

元稹“宝塔茶诗”的匠心独运,

皮日休、陆龟蒙哥俩的茶诗唱和,

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

唐朝盛行

炙烤茶饼、碾碎成粉、调盐煎煮的煎茶法,

首兴茶道。

得益于唐朝托举,

宋朝生产力爆发式发展,商业空前繁荣。

重文轻武的宋人带我进入巅峰,

成为大宋国饮。

我是芸芸众生的情趣生活,

皇室权贵、社会名流,嗜茶斗茶成风;

茶肆茶坊、担壶卖浆,市井喧嚣达旦。

我是大宋国力的硬核支撑,

南渡前全国三分之一州县产茶,

年产量两万多吨;

劲爆的需求,海量的产出,巨额的红利,

我与食盐并驾齐驱,为宋朝国运之所系;

两宋三百年,

朝野纠结茶叶专卖(榷茶)三百年,

欧阳修、王安石、蔡京,一干朝臣奋笔上疏,

王小波、李顺、赖文政,几群茶商拔刀起义。

我是宋王朝精致文化的生动呈现,

点茶、斗茶、茶百戏

是文人雅士们的浪漫与执着,

炙茶细碾成粉、沸水入杯调膏、

茶筅击拂生乳、水面分茶作画,

我浮现一幅幅奇妙绝美的水丹青,

岂是咖啡拉花能比;

实践孕育理论,

先有蔡襄的《茶录》,

后有宋徽宗御笔的《大观茶论》,

日本人韩国人慕名来朝求学茶道;

宋人对我迷恋成癖,

苏东坡待佳茗如佳人,

黄庭坚视好茶如好友,

杨万里嗜茶成疾,

心心念念“何曾梦吃龙芽茶”。

宜昌,是两宋名茶产区。

欧阳修贬为夷陵县令,为新房至喜堂作记:

宜昌“山川美秀”,有米有鱼有橘柚,

还有名茶可解忧,一切“无不可爱”,

始闻贬而忧,然“至此则喜”,故名至喜堂。

茶神陆游入蜀游览宜昌,三叹“诚不欺我”:

题诗三游洞,

感慨那些奇美三峡山水画还真有实景;

取峡江泉水煮茶,

感慨名泉配名茶、名不虚传;

祭黄陵庙品峡州碧涧,

感慨陆羽《茶经》诚非妄言。

南宋宰相郑清之,年轻时被外放到宜昌锻炼,

招募茶商组建茶商军,

成为抗击蒙古大军的劲旅。

元朝武力否定宋王朝,在我身上留下了烙印。

我与酥油、炒米、香料混搭,

满满的草原风情;

茶马互市被叫停,

茶税覆盖种植到制饮零售全过程;

宋朝标志性的龙团凤饼和茶百戏失宠,

散茶上位;

元朝流行茶礼,

始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我看见

明太祖朱元璋龙颜大怒,

泣不成声的马皇后与安庆公主长跪不起,

才貌双全的驸马欧阳伦,

终因贩卖私茶谋利被处死。

我经历了

明朝诏告散茶入贡,带来的革命性变化。

冲泡制饮,取代繁琐的煎茶法,

更加亲民接地气;

炒青制茶,取代蒸青法,

极大提高生产效率;

西北边境市场、内陆民间市场、广东海外市场

迅速崛起,

徽商晋商浙商粤商应运而生,

编织覆盖全国的营销网。

我七次随郑和下西洋并远赴非洲,

首次随荷兰商船登陆欧洲,

海上丝绸之路联通亚非欧。

明朝崇尚简约务实、理性朴真,

茶学专著达55种。

顾元庆《茶谱》历数天下名茶,

峡州碧涧明月居前三;

黄一正《事物绀珠》记载全国96种茶,

当阳仙人掌被置卷首;

小江园、碧涧、明月、芳蕊、茱萸、

当阳仙人掌、归州茶,

风风雨雨,历经四朝八百年。

早在魏晋南北朝时

土耳其商人在西北边境以物易茶,

直到明朝中期

走出黑暗中世纪的欧洲,才注意到我的存在。

葡萄牙首开海上通商,

“海上马车夫”荷兰批量贩运中国茶。

清朝康熙年间,开海通商三十年,

西洋商船云集中国沿海港口。

我深得欧洲皇室和上层社会追捧,

成为时尚奢侈品和身份地位标志;

雅致闲逸的下午茶,

由皇宫到庄园,风靡英伦三岛。

刚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

成为中国茶海外贸易的主导力量。

我在英国挟持下

引发波士顿倾茶事件,

触发了美国独立战争。

我和丝绸瓷器畅销欧洲,

英国羊毛呢绒入埠中国而无人问津。

急于扭转贸易逆差的英国人,

丧心病狂地想到了贩毒,

他们向中国倾销鸦片,遭到抵制,

中英鸦片战争爆发。

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

系列不平等条约接踵而至。

我进入屈辱的至暗时刻!

1886年,光绪十二年,

全国茶产量25万吨,出口13.41万吨。

这个历史最高纪录,

和美国南方奴隶庄园的棉花一样充满血腥。

因为对一个丧失外贸主权的国家,

这就是赤裸裸的掠夺。

英国在他们的南亚殖民地,

引种中国茶苗并形成规模。

他们将南亚茶引进国际市场,

对中国茶实施污名化和低价打压,

中国茶出口呈现断崖式下降。

国外市场萎缩,国内市场低迷,

茶农弃种毁园,

我黯然神伤。

新中国成立,

唤起中华民族自信自强,

我重获新生并迅速崛起。

我能感受到

吴觉农、胡浩川们

近代东渡日本学茶的锥心之痛;

我欣喜看见

五峰“茶山七仙女”翩翩起舞,

“宜红”与“峡州”扬帆启航,

一批批专家学者

接续奋斗、深耕不辍,

千千万茶农

精准脱贫、展望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

无数年轻面孔

展现他们敬茶爱茶、喝茶不见茶的炫酷模样。

盛世兴茶,茶和天下。

新时代新担当,

和合之美,美美与共,世界大同。

我是一片宜昌茶叶,

你可能未曾见过我,

但我们共享一片蓝天,

共有一个绿水青山的家园,

共拥一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部分参考文献截图

《华阳国志》(晋)常璩撰 清顾校廖刊本

《茶经》(唐)陆羽撰 明万历十六年

程福生竹素园刻本

《茶谱》(明)顾元庆撰 明刻本

《事物绀珠》(明)黄一正辑注 明万历吴勉学刻本

(图片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国家图书馆)

主要参考文献:

《旧唐书》《新唐书》《宋史》《元史》

《明史》《清史稿》

《中国历史地图集》(谭其骧)

《夷陵州志》《宜昌府志》《宜昌市志》《华阳国志》

《茶经》(唐·陆羽)、《大观茶论》(宋·赵佶)

《茶谱》(明·顾元庆)、《茶疏》(明·许次纾)

《茶说》(明·黄龙德)、《事物绀珠》(明·黄一正)

《中国茶经》(陈宗懋、杨亚军主编)

《茶:一片树叶的传说与历史》([荷兰]乔治·范·德瑞姆)

观沧海丨作者

来源:史志宜昌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上一页:好喝不胖又养生的快乐水,也可以是它?

下一页:吉普号“蛇龙之变”生肖纪念小龙珠

相关阅读

茶友网
滇ICP备19006320号-4
滇ICP备1900632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