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三十年 普洱复兴路

风雨三十年 普洱复兴路

3阅读 2023-09-06 01:08 文化

过去的30年,是现代普洱茶复兴的30年,也是普洱茶超越历史辉煌的30年。在这期间,传统而古老的普洱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经历了诸多风风雨雨后,终于成就了如今的市场地位,超越了历史的辉煌。1993年茶叶统购统销政策的全面放开,对普洱茶产业的复兴来说是春天的到来;2008年普洱茶国家标准的颁布实施和随后古树茶、山头茶的兴起,是现代普洱茶复兴的重要分水岭;2015年小青柑的兴起,则全面激活了熟茶消费市场,开辟出了熟茶的一片蓝海……一路走来的风雨举不胜举,但每次风雨过后,普洱茶行业都会积极地自我调整,自我修正,并在重要的时间节点激发蝶变,最终成就了现代普洱茶的复兴之路。

1993年,那是一个春天

曾经的断代史,让一度“名重天下”的普洱茶,成为几乎被人们遗忘的茶,仅存在于边销、外销两个销量有限的市场。1992年邓小平南巡后,拂煦而来的春风唤醒了古老而久远的茶类,让普洱茶回归到更多人的视野。曾经的断代史,让一度“名重天下”的普洱茶,成为几乎被人们遗忘的茶,仅存在于边销、外销两个销量有限的市场。1992年邓小平南巡后,拂煦而来的春风唤醒了古老而久远的茶类,让普洱茶回归到更多人的视野。许多时间点,经历着的时候往往感觉不到他的重要性。然而若干年后,蓦然回首,突然发现那个时间点或者对一个人,或者对一个地区,或者对一个产业来说,竟是如此重要。对普洱茶行业来说,1993年就是这样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

1992年,邓小平的南巡讲话如春风拂煦来,开启了中国深入推进改革开放的新里程。在春风的不断吹拂下,从1954年就延续下来的茶叶统购统销政策,作为一种完整制度形态,最终与1993年被全面取消。这不仅激活了整个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更让传统而古老的普洱茶卸下种种束缚,迎来全面复兴的春天。清代一度“名重天下”的普洱茶,因特殊的历史缘故而断代,在内地市场几乎籍籍无名地消失了很多年,以至墙内开花墙外香,成为即便是在原产地云南都鲜为人知的边销型、外销型茶品。正是1993年这个春天的到来,让沉寂已久的普洱茶回归到更多人的视野。“吉幸”“松鹤”“大益”等商标的注册、启用,标志着普洱茶的品牌意识不断觉醒,为普洱茶市场后来的喷薄而出不断积蓄着势能。

普洱茶的复兴,对于历史悠久的中国茶行业来说,足可以媲美文艺复兴对欧洲思想文化领域的影响,是普洱茶的兴起改变了整个中国茶产业的市场格局,也是普洱茶的兴起推动了整个茶产业的向前发展。正是从1993年起,外界越来越多发现的目光开始投向澜沧江中下游两岸莽莽群山,越来越多探索的脚步开始走进勐海、下关、昆明三大国营茶厂及茶产区,更有越来越多充满活力的民营茶企开始崭露头角……从定制茶开始,压抑已久的普洱茶展现出了自己的独特个性和丰富性,各种概念层出不穷,传统工艺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复原,历史文化逐步得以挖掘和整理。七子饼时代在原料、工艺上的粗放和单调逐渐被摒弃,原料上开始追求产区和品质,工艺上追求手工和精制。这一时期人们对普洱茶传统工艺的复原,观念认知的加深,以及萌发出来的许多概念,最终成为我们现在追捧的古树茶、山头茶、手工制茶、石磨压制等。

经过前几年的摸索,进入21世纪后普洱茶逐渐找到了自己的发展路径。国营茶企改制,民营茶企崭露头角,并逐步摆脱了单纯的定制生产和代工的角色,自有品牌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市场上。普洱茶文化理论体系基本构建,随着连续三届中国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以及马帮进京、沱茶进藏等推广活动的举办,最终普洱茶在2006年底、2007年初迎来了一个小高峰。

2008年,现代普洱茶复兴的分水岭

复兴以来的普洱茶,经过2007年的市场大调整,陷入一片低迷之中。正当市场需要新的突破口之际,2008年普洱茶国家标准的颁布、实施规范了市场乱象,为普洱茶的市场化推广与普洱茶产业更好地发展与繁荣奠定了有力的基础。如果说1993年是普洱茶的春天来临,那么2008年就是现代普洱茶复兴进程中的分水岭。对于2007年下半年的普洱茶市场,有人用“崩盘”来形容,但我认为更理性的词语是“调整”。只要是一个健康、良性发展的市场,有起有伏是必然的,这是市场的自我调整和修正。就在普洱茶迎来复兴的第一个小高潮之际,就像许多行业所经历的,普洱茶市场也开始野蛮生长,乱象横生,市场上甚至有近百种以报纸、杂志形式印发的非法出版物为普洱茶的“炒作”推波助澜。

经过2007年市场的大幅调整,2008年处于一片低迷中的普洱茶市场,需要新的突破口。凭借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富集的资源,很快地这个突破口就被普洱茶界找到了,那就是古树茶、山头茶。生长在群山深处的古茶树,是先辈们留下来的顶级资源,是不可复制且云南独具优势的珍稀遗产,古树茶、山头茶概念的兴起为普洱茶走出这个阶段的低迷期,以及迄今为止的高速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领军作用。而普洱茶国家标准的实施,则让普洱茶从混沌走向澄明,让普洱茶迎来了百花齐放的时代。春天来了,但“春来寒未尽”,纵观1993~2008年的整个普洱茶市场,基本处于“乍暖还寒时候”的阶段。突然没有了计划经济的束缚,让普洱茶开始百花齐放、蓬勃发展。而面对市场经济的滚滚浪潮,普洱茶又犹如蹒跚学步的孩童,一切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这样的局面,让普洱茶陷入一个短暂的混沌。希望往往在混沌中孕育。就是在迎来第一个小高峰的过程中,普洱茶市场也逐步告别变革前期阵痛中出现的短暂混沌,逐步走向规范。从2003年开始,普洱茶的省级、部级标准先后出台,QS认证开始强制执行,极大遏制了普洱茶市场存在的种种乱象。2007年市场调整过后,2008年底国家标准的实施,让普洱茶走上了健康、良性发展的道路。

2008年12月1日,GB/T22111-2008普洱茶国家标准正式颁布实施。国家标准的出台,不但从种植、生产等层面有了明确而完整的标准,还对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范围进行了严格划分,明确了普洱茶的概念,也即普洱茶必须以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并在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采用特定的加工工艺制成。至此,有着千年历史传承的普洱茶,从定义、种植环境、分级、生产技术规程、卫生指标、存储到冲泡,有了一套完整的标准可以依循,为普洱茶的市场化推广与普洱茶产业更好的健康发展与繁荣奠定了有力的基础。

2015年,小青柑开辟熟茶一片蓝海

计划经济时代,熟茶在普洱茶的外销过程中功不可没。不过2000年后熟茶式微,特别是古树茶、山头茶概念的兴起,让熟茶沦为了“小众”。而当市场遇到瓶颈的时候,2015年小青柑的异军突起,不仅开辟出了熟茶消费市场的一片蓝海,也再次推动整个普洱茶产业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创制本身就是为了满足香港市场需求的熟茶,在20世纪后期的普洱茶外销过程中,立下过汗马功劳。但到2005年后,随着普洱茶国内市场的不断扩大,以及“越陈越香”概念的普及,熟茶开始走向低迷。特别是2008年后,古树茶、山头茶概念的兴起,给熟茶带来较大冲击。那时在许多内地普洱茶客的眼中,熟茶往往处于鄙视链的底端。正所谓“风水轮流转,明年到我家”,到2015年时普洱茶的风口转向了柑普和熟茶。2014~2015年受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在古树茶、山头茶概念带动下高速发展了几年的普洱茶市场出现一定幅度的调整,而向来不怎么受茶企待见的柑普茶突然以黑马的姿势闯了出来,2015年就拿下了8亿元的市场份额。如果说2015年还是以澜沧古茶、润元昌、国皓等普洱茶企与新会当地传统品牌的格局,那么当年柑普市场的火爆局面,让众多茶企和商家从中看到了希望和曙光,纷纷加入新一轮的柑普茶市场争夺战中。

2016年,在小青柑的带动下,柑普茶的热潮持续升温,创下16亿元的市场份额。随着更多茶企和经营者加入柑普茶行列,持续发酵的小青柑热潮让整个柑普茶在2017年实现超过30亿元的产值。在此之前,由于价格昂贵的缘故,古树茶、山头茶大多被加工成生茶,很少被用来发酵熟茶。古树纯料、山头纯料热潮下,熟茶甚至有被边缘化的态势,市场走得不温不火,以至某位主要做熟茶的普洱茶界人士忍不住呛声说“生茶不是普洱茶”。柑普的兴起和市场的火爆,不仅为普洱茶吸引来不少新的消费者,也快速消耗了大量库存的散熟茶,让消费者重新认识了熟茶,一举改变了不温不火的熟茶市况。也因此,从2016年起熟茶开始释放新势能,成长到现在的足可以与生茶并驾齐驱的态势。随着消费者对熟茶追捧,熟茶的发酵工艺、原料等级也在不断提升,不少有实力的茶企都在熟茶的发酵工艺上下工夫,成了推动熟茶大步向前的关键因素。

单是“发酵”这一工艺和理念,2015年以前很少有企业对此进行特别强调,但这几年听到的、接触过的就有近10种之多。各茶企逐渐开始依托自身优势,找到属于自己独特的“亮点”,不断升级着熟茶的档次,让熟茶市场呈现出百家争鸣的态势。

2023年,普洱茶跨进数字时代

嘉德等知名拍卖机构的一场场拍卖、一次次上拍,不断强调着普洱茶是可以喝的古董,是具有较强艺术性的茶品。如今,站在一个高点上再出发,逆势上扬的普洱茶已经跨进数字时代,成为促进产业继续向前发展的推动力。过去的30年,是普洱茶风云际会的30年,也是普洱茶跌宕起伏的30年。许多时间节点上,普洱茶在昂首前行的道路上尽管不时地会遭遇一些波折,但正如阳光总在风雨后,波折过后迎接普洱茶的总是更为灿烂的阳光。普洱茶也从原产地云南和主销区珠三角出发,两翼齐飞地不断扩大市场份额,如今已经遍布大江南北、长城内外。2004年以前,国内普洱茶消费者相对较少,主要集中在广东和台港澳。

2004-2008年,普洱茶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虽然开始市场开发,但整体消费人群仍属少数,主要消费群体依旧以珠三角区域为主。2008年尤其是2010年以来,普洱茶市场进一步扩大,消费群体不断增加。这期间,从古树纯料、山头茶到柑普茶、熟茶,从传统的饼砖沱到小包装的龙珠、巧克力砖,从传统的原叶茶到茶膏、茶粉、茶褐素,从原来粗犷简单的棉质、笋壳、竹筐包装到精美甚至带有文创味道的精致包装,普洱茶在行进的路上不断调整自己的步伐来适应市场的需求。过去的30年,是普洱茶发展最快的30年,也是普洱茶在保持本质的同时创新和变化最大的30年。风云际会的30年里,普洱茶的快速崛起有力推动了整个云茶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在2021年实现了千亿云茶的发展目标,如今正向2000亿的产业链产值目标迈进。浙江大学CAR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等机构共同发布的“2023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显示,2023年“普洱茶”这一公共品牌的价值为82.21亿元,仅次于西湖龙井排第2,滇红工夫茶的品牌价值也达到了43.73亿元。

而这,已是普洱茶多年来位列榜单第二,足可见普洱茶的品牌影响力。普洱茶30年来的复兴,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茶的叙事方式。在传统的中国茶语言中,柴米油盐酱醋茶的茶是日常生活的,琴棋书画诗酒茶是精神层面的,而越陈越香的普洱茶则拓展了中国茶的艺术层面。十多年来,从嘉德、保利、嘉禾、西泠等知名拍卖机构的一场场拍卖,频频上拍的普洱茶,一次次地强调着普洱茶是可以喝的古董,是具有较强艺术性的。

曾经加在普洱茶身上的诸如炒作、投机、泡沫之类的标签,在普洱茶一波又一波向前发展的事实面前,已经渐渐地偃旗息鼓。而今迈步从头越,站在一个高点上再出发,普洱茶的未来将会如何呢?三年的疫情,让许多行业都或多或少地影响,使得近两年整个茶行业的市场表现都不尽如人意。即便是在此情况下,普洱茶消费市场也呈现出了逆势增长的态势。

知萌咨询机构于5月21日在第五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上发布的《中国普洱茶消费趋势洞察报告》显示,48.5%的90后、50%的00后每天饮用普洱茶的频率较两年前增加;普洱茶在各茶类中成为礼品茶的首选,比排名第二的绿茶53%高出38个百分点,达到91.4%;普洱茶的线上规模从2016年的94亿元上升到2022年200亿元,在各茶类中的占比从9.6%上升到12.5%……三年疫情,加快了普洱茶的数字化进程,让普洱茶更好地去拥抱电商、短视频、直播带货、社交媒体等线上平台,并促进了种植、生产、仓储环节的数字化溯源。在2022年抖音平台与茶相关的视频中,普洱茶的视频数量及其增速均位居第一,社交媒体上各种普洱茶的相关话题重视要比其他茶类更能引发关注。

不知不觉间,普洱茶已一步跨进数字时代,成为产业向前发展的推动力。每一步烙印在文字中的脚印,都是30年来普洱茶不断向前迈进,不断扩大市场份额的重要节点,屡屡忆及,仍令人感到波澜壮阔,心潮澎湃。

原文刊载《普洱》杂志

2023年7月刊

文 | 段兆顺 图 | 朱力 [ 除署名外 ]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上一页:老徐鉴茶:香气高昂,茶味淡,有回甘,是2020年的迷帝大树茶

下一页:“蒙顶甘露杯”首届全国大学生斗茶大赛圆满举办

相关阅读

茶友网
滇ICP备19006320号-4
滇ICP备1900632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