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式看招!低调的闽南功夫茶也是“非遗”!

19式看招!低调的闽南功夫茶也是“非遗”!

7阅读 2023-09-09 07:21 文化

骑楼旧牌坊,石板路悠悠。漳州卤面、白皮饼、手工杆秤、手编蒲扇,“流香色种一枝春”,从浓厚的古早味里,窥见了漳州古城的慢时光。

2018年,“漳州传统乌龙茶精制工艺”入选第六批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时任的厂长林燕腾为第四代非遗传承人。2022年,其徒沈淑桂申报的漳州传统功夫茶泡茶技艺也成功入选龙文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人物简介林燕腾

漳州传统乌龙茶精制工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漳州茶厂原厂长;制茶高级工程师,福建省技能大师

人物简介沈淑桂

漳州传统功夫茶泡茶技艺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国家高级茶艺师,国家高级评茶员,国家高级香道师

01{制茶探源,守望浓情厚味}

探讨工夫茶,总绕不开“工”与“功”的争论。不论是哪里的工夫茶,无外乎制茶工夫和泡茶的功夫。“漳州传统功夫茶泡茶技艺”和“闽南功夫茶习俗”非遗项目皆用“功”字。

林燕腾解释,不论“功”还是“工”,在闽南语里都是相通的,“如今两字的定义已经混同,没有必要彻底去分开,即两种是通用的。”

作为漳州茶厂的老厂长,林燕腾半生都在研究茶叶而乐此不疲。申遗重振漳州传统乌龙茶精制工艺,复兴漳州乌龙的古早味是他毕生的抱负,只为守望那份浓情厚味。

漳州乌龙茶,需要以精妙的功夫茶泡法来展现其真韵,虽然工夫茶在漳州及闽南地区广泛普及,但却没有“非遗”的功名,令林燕腾为之惋惜焦灼。于是,他钻研大量史料,将漳州功夫茶的起源历史及习俗著入《漳州茶史略》,决心要推进漳州工夫茶申报“非遗”事宜。

研究了半辈子制茶技艺的林燕腾,从冲泡用茶和制茶历史入手,探寻出漳州为功夫茶发源地的事实。

“第一个客观条件是因为漳州人在明末清初的时候参与了武夷山乌龙茶的创制。”如林燕腾所言,这也是茶界的共识。

明朝灭亡之时,漳州的明代遗民迁往武夷山隐居,削发遁世,他们靠茶为生,以茶参禅,品茶消闲,并把“烹之有天然清味”的武夷茶带回漳泉,并引来闽南商贾前来种植和经营岩茶。而士绅阶级所领的茶俗带领了数百年来人们对茶的爱好,只为那浓醇的岩韵,非工夫茶莫可。

武夷乌龙茶“漳人制”,同时促成了闽南、闽北的文化传播。可以说,没有因漳人迁徙而诞生的制茶工夫,就没有后面的功夫茶泡法。

02{承“十九式”,融功夫于教育}

“近年来潮汕工夫茶的蜚声四海,但漳州才是历史上最早记载出现功夫茶艺的地方。”在林燕腾翻出的史料上可见,施鸿保完稿于1858年的《闽杂记》写道:“漳泉各属,俗尚功夫茶。”这里首见以“功夫茶”指茶艺,比清代指茶艺上所记载的“工夫茶”早了约40年。

林燕腾为了推荐漳州功夫茶申遗,也特地拜师学茶艺。源头追溯至民国时期漳州诏安的作家、书法家吴秋山,其所著《功夫茶考》一书记载了中国功夫茶发展历程,对于泡饮茶具、茶叶及功夫茶文化有较系统的阐述,对闽南功夫茶研究和“申遗”工作大有助益。

林燕腾介绍:“诏安功夫茶形式保存较完整,讲求泡茶的技术,通常适用的茶均为重焙火茶。”吴秋山将功夫茶艺传承给漳州茶厂一个名叫刘传庆的老师傅,后来林燕腾进入漳州茶厂,向刘传庆学习功夫茶艺,成为第二代传承人。

2018年,已从事漳州功夫茶艺教育工作数年的沈淑桂,在《漳州茶史略》一书签售会上与林燕腾相识,遂拜师学习漳州茶制作和功夫茶茶艺,立志申报漳州传统功夫茶泡茶技艺“非遗”,推广漳州茶和闽南功夫茶。

2022年,作为第三代传承人的沈淑桂申报的漳州工夫茶艺泡茶技艺获批为漳州龙文区第五期非物质文化遗产。

经过系统学习和深入研究,沈淑桂创立漳州工夫茶艺“十九式”泡法,十九道程序如下:

03{禅茶东渡,煎茶道里传功夫}

除了功夫茶艺,林燕腾也花了大量精力求证功夫茶在海外特别是日本的传播踪迹。

“日本煎茶道也深受漳州功夫茶具影响。”林燕腾介绍,作为工夫茶“四宝”之一的“砂銚”(玉书煨),在清代大量出口,东渡日本之后,影响日本的煎茶道。

砂铫也称急须,就沿用字闽南语的急烧。林燕腾和我们分享了一个佐证急须东渡的故事。

位于漳州市区九龙江南畔的丹霞山麓的南山寺及寺院内的茶座(杨巍 摄)

约2000年的时候,新加坡普济寺住持佛教总会会长妙灯和尚在迎千年写了《清末明初南山寺的衍化》一文,指出公元1628年(明崇祯元年),居住在日本长崎的漳州藉造船业主创建福济寺,礼请南山寺住持觉海为开山寺主,觉海带觉义、了然一道赴日,传喝云衍派于日本,觉义、了然皆工夫茶高手,传工夫茶于日本。

觉义、了然所烧茶器中就有一把急须。其实急须由闽南话“急烧”演变而来,水放凉了,再烧一下,就是急烧。改革开放后,日本茶道寻源到福建,寻找急须,只有漳州人心领神会。

日本“口福会”会长陈东达教授在其所著的《饮茶纵横谈》一书中指出“日本的煎茶法来源于功夫茶的饮法,称为蒸茶点前,但世人鲜有知之者”。

漳州收藏家郭榕飞收藏的各式茶炉和急须

04

{弘扬功名,需有活水来}

许多散落在海外的“工夫茶文化”讯息,最终又指向了漳州这片土地。可为何漳州作为工夫茶的发源地,申遗工作却后知后觉?

或许真因为泡工夫茶就像吃饭睡觉一样的日常,它是生生不息、名副其实的非遗,却未曾有人想把这一程式“呆板”地固定下来。

闽南功夫茶除了传承,要如何走出去?林燕腾呼吁要从政府层面来进行保护和宣传推广。

“一方面深挖历史资料,对历史物件进行收藏保护,建立功夫茶展示馆或博物馆;第二,要给 '非遗 '传承人,或者在做这方面努力的民间人士一个展示舞台,并给予经费支持。非官方的传习,只凭借兴趣来学习功夫茶,推广力度有限。”

“全民都参与进来,才是最好的传承。” 多年来,沈淑桂也奔波于各个城市,开办茶道雅事活动达千余场,培训社会各界人士上千人。她创立雅学堂公益平台,多次应邀到政府各部门举办的多种大型活动上进行茶艺、雅学表演。

在林燕腾、沈淑桂等各有志之士的共同努力下,功夫茶“申遗”迈出突破性的一大步。目前,沈淑桂正在推进漳州传统功夫茶泡茶技艺逐步申报市、省、国家级非遗。而云霄县、漳浦县申报的闽南功夫茶习俗已分别于2020年、2022年先后被列入漳州市第八批、第九批“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闽南功夫茶,不仅仅是琴棋书画诗酒茶务虚层面的精神享受,更有务实的“茶米”生活况味,和求真追韵的自我探索。是功夫茶,也是生活功夫,愿这无限生机的一脉馨香,走向世界,开枝散叶。

来源:茶道CN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上一页:黄山市即将出台黄山毛峰小产区标准 ——黄山毛峰富溪产区茶团体

下一页:普洱茶投资分析: 千元普洱茶百元出售 有没有可能就值百元

相关阅读

茶友网
滇ICP备19006320号-4
滇ICP备1900632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