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文大概理了一下喝茶时外在的一些东西,从着装到茶桌的打扮,茶具的选择;
其实一些所谓的老师们最健谈的是那虚无的口感,因人而异,充足的谈资,加上年长的身份,虚无口感在他们四肢与表情的配合下直观的映入人心
。
古话说的好:茶无上品
适口为珍
而如今动辄几千上万的茶我实在是说不出口!
茶无上品
适己为珍
初入社会,便听过一句话:三月薪水买块表,一年薪资开个车!
对于茶,我觉得控制在月薪百分之五至十的价位应该是一个合理的范围,不知道各位又是控制在多少呢?
两年前的云南之行见一位老友,就近原则酒店里直接拿出旅行茶具,茶老板带了许多近年来热门山头茶,其中就有老班章、冰岛、薄荷塘等天价茶;
讨论了许多关于普洱茶的简单问题,时间过去蛮久,整理一下零星片段:
山头:老班章因为过度采摘,品质一年不如一年;不远外的新班章价格与老班章价格相差极大,隔壁的老曼娥与老班章口感对比极为明显;云南高海拔气候导致对茶的影响很大,特别是工艺不怎么繁琐的普洱茶。
工艺:谈论到工艺的时候,我们相同的观点更偏向于前文提到过的做菜方面,高昂的名山古树茶鲜叶极少拿来做熟茶除非有客户特殊要求,工艺越简单,保持特色越明显,还记得当时圈里有人拥有一些沉香熟茶,可把他嘚瑟坏了。
古树:并不是谁家都能拿出几万几十万公斤某山头上百几百年古树。
1, 茶企的资金压力和产地产量。奇怪的是老班章古树加台地产茶量不到市场上的百分之一,但是人人敢自称纯料老班章古树。
2,你实实在在拿着钱要买茶农的原料,在茶农给不了你那么多的情况下,茶农只有拿乔木台地或者其他地方古树掺着给你,这也是为什么春茶上市的时候班章村只准茶出不准茶进的道理。
藏茶:许多茶友或多或少存有不少普洱茶
1,普洱茶市场像极了现如今的楼市,从早些年普洱茶热门开始,不乏许多北方豪客一掷千金,看准一家茶企的茶直接用小推车一车一车拉茶回家,这些茶足以他一家人消耗几十年。
2,普洱茶是否真的越陈越香?许多人不管熟茶还是生茶直接买回家存。
3,所谓干仓湿仓,有一段时间接触广东茶商,我提起湿仓的时候他很惊讶的眼神看着我,说从来没有听说过,对于湿仓我们大多指茶放在潮湿的南方天气中,无保护措施的情况下,哪怕是返潮的黄梅天也任由随便放在仓库中,但是相对于北方哪怕同样放在地下室同样的梅雨季也没太大变化。并不是南方仓就是所谓的湿仓。现如今南方许多现代化仓储极为专业。
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