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宁县瓦屋塘镇:春光无限茶飘香 绿色发展产业兴

绥宁县瓦屋塘镇:春光无限茶飘香 绿色发展产业兴

1阅读 2024-04-23 02:13 快讯

春光无限好,茶农采茶忙。4月,瓦屋塘镇春茶陆续迎来采摘的黄金时期,春茶吐露新芽,茶农们喜笑颜开,将鲜嫩的芽头采摘入篓,收获着春天的第一份喜悦。

走进绥宁县三星桥茶叶公司茶叶基地,采茶工人穿梭在茶行间,茶产业带头人刘飞燕正带领工人采茶,在采摘好鲜叶后,她亲自炒茶制作新茶。刘飞燕说,从种茶到制茶,她已从事茶产业10多年,把茶融入生活,当作一种享受。她坚持走绿色原生态的发展思路,种植优良的茶叶品种,发展养羊,用发酵后的粪肥为茶叶基地施肥,加之她的茶叶基地分布在平均800米以上海拔的山林之间,茶树吸取大自然的精华,加工制作出来的茶汤色、香气、滋味、叶底俱佳。她还充分利用抖音、短视频分享种茶、制茶、品茶的故事,受到茶友和粉丝的好评,公司制作的高山茶在市场上很受欢迎,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在刘飞燕的带领下,三星桥村有30多户村民种植了有机茶,新造茶林260余亩,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上将岭茶歌》《上将岭茶迎四海》是本土创作的茶歌,作词张英湘、作曲刘乐权,均为本地知名的词人、音乐人,作品取材源于瓦屋塘镇扶贫产业茶叶种植示范基地及红军长征时鸡公坡战役贺炳炎上将“硬骨头精神”。在上将岭茶园,苗家阿妹身穿苗服,背着茶篓,声声传唱着本地的茶歌,开启新的一天采茶生活……瓦屋塘镇皮叶村村支“两委”坚持把“茶产业+红色文化”相结合,积极引进黄金茶,打造“上将岭茶”品牌,建成178亩标准化茶园,新建600余平方米精深加厂房,每年制作新茶100公斤以上。该村还利用贺炳炎“硬骨头”研学及红色教育基地接待全国各地游客人数不断增加的有利契机,做好“茶产业”与“红色旅游”融合的后半篇文章,上将岭茶供不应求,也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

这里所产的云雾茶为明清贡品,茶树大多生长在崇山峻岭之中,终日云雾萦绕,没有污染。采摘茶叶一般在清明前后二十来天,每株茶树只采摘嫩叶数片。制用工艺严格,秘不外传。用沸水冲泡,茶叶在杯中欲沉欲浮,如银针倒立,散发出淡淡清香,有“茶不醉人人自醉” 之感,深受茶君子欢迎。1954年,湖南省农学院朱先明在庙湾一带发现野生茶,经原苏联专家鉴定获得好评;中国船舶总公司第七研究院教授、原云南省政协常委董琳先生品尝庙湾云雾茶后无限感慨地说:“这种茶胜过正宗的‘龙井茶。’”,庙湾野生云雾茶声名鹊起,爱茶之人纷至沓来,产品远销海内外,有效带动了当地村民致富,促进经济发展。沿着崎岖的山路,驱车来到绥宁“小西藏”庙湾寻访野生云雾茶。庙湾一带的茶农,一般在每天上午早餐后出发,采摘当地山里的野生茶嫩叶,每天采摘的鲜叶5斤左右,鲜叶收购价30元/斤,茶农每人仅在4月采摘期可挣几千元的收入。

目前,瓦屋塘镇有种植茶园400多亩,野生茶林3000亩,茶叶加工企业3家,茶产业正在该镇悄然兴起。

下一步,瓦屋塘镇党委政府将大力推进茶产业发展,逐步打造好庙湾野生云雾茶、三星桥高山茶、皮叶上将岭黄金茶三大茶叶品牌,着力打造好庙湾(雪峰山)、三星桥(天台山)、皮叶(鸡公坡)三个重点茶产区,让茶叶成为瓦屋塘百姓致富的“黄金叶”。同时,将下功夫讲好瓦屋茶的故事,奏出茶的韵律,让瓦屋的茶香飘得更远。

来源:邵阳市茶业协会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上一页:班盆古树茶的特点

下一页:普洱茶投资分析:能拯救普洱茶市场的 就是茶与茶的正面PK

相关阅读

茶友网
滇ICP备19006320号-4
滇ICP备1900632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