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通过品茶、分享茶,增添人与人之间的友谊,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如今我们应探索更富时代气息和文化底蕴的茶文化传承路径,对茶文化人才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月6日,全国人大代表、信阳农林学院茶学院院长、二级教授郭桂义在接受南方农村报、南方+茶业频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建议在本科专业目录新农科或交叉学科设置茶文化专业。”
全国人大代表、信阳农林学院茶学院院长、二级教授郭桂义
茶起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中华茶文化独具特色,不仅体现在悠久历史的种茶、制茶、饮茶等茶事上,更体现在形式多样的茶礼、茶会、茶宴上。2019年,第74届联合国大会宣布设立国际茶日;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叮嘱,要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2022年,“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无不彰显着茶文化的重要性。
据统计,目前全国有32所高校设置本科“茶学”专业,为植物生产类,培养茶叶技术性人才为主,并不能满足茶文化市场需求日益增多的茶文化专业人才需求。为此,部分本科院校开设了茶学专业茶文化相关方向,如信阳农林学院茶学院2014年开设茶学专业(茶文化与营销方向),安徽农业大学开设茶学专业(茶文化与贸易方向),华南农业大学开设“茶学专业(茶艺与品牌营销方向)”,云南农业大学开设“茶学专业(茶艺茶道方向)”,浙江农林大学在“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开设“茶文化方向”等。
对此,郭桂义表示,传统的植物生产类本科茶学专业和现有中职、高职茶与茶文化相关专业人才培养已不能满足茶文化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设置本科茶文化专业是非常急迫而必要的。建议在本科专业目录新农科或交叉学科设置茶文化专业。
他认为,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看,茶文化专业主要培养适应茶产业及现代市场需要,具备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掌握以茶学为基础、营销管理及人文社科交叉复合培养,培养具有较强的茶学专业技能、市场营销与管理专业技能及文化产业推广技能,并具有一定国际文化交流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从文化传播的角度来看,茶文化专业的开设,培养具有较强的茶学专业技能、市场营销与管理专业技能及文化产业推广技能,并具有一定国际文化交流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可以加强茶文化的国际化传播,能够增强中国茶文化自信;提升中国茶的国际影响力;让国外消费者学习和融入中国茶消费方式,茶生活方式;提升中国茶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记者】林佳
【来源】南方农村报南方+,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