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福茶山有“紫龙” 大树小树“样样好”

联福茶山有“紫龙” 大树小树“样样好”

4阅读 2024-04-02 01:47 产地

“这棵是我们联福最大的栽培型古茶树,因为它芽尖大、条形好,芽尖呈紫红色,我们当地叫它紫龙品种,喝了以后甜度高、回甘浓、生津强。”看着字家坡村民小村村民熊菊兰家发满嫩芽的古茶树,漭水镇联福村党总支书记翁会朋说。

漭水镇联福村上连沿江村,下接漭水社区,但与沿江的茶山河、羊圈坡,漭水的黄家寨、大竹林相比,却很没有“存在感”,许多人都不知道这里有茶。直到近几年,一些人才在不经意间发现,原来这里茶也很多很好。

“茶叶产业一直是我们联福村的支柱产业。”翁会朋介绍,联福村古茶资源丰富、茶叶品质好,全村共有古茶树7300多株,年产值500多万元;茶叶产业发展基础好,共有茶叶5200余亩,年产值400多万元。

翁会朋说:“字家坡这棵是我们村目前发现最大的一棵栽培型古茶树,每年产值3万多元。其他古茶树分布在各个村民小组,除了有野生型大理茶、栽培型大叶种茶,还有我们当地称藤条茶的小细叶茶等多种类型,每种茶都有不同的特点,值得爱茶朋友来寻找一杯属于自己的茶。”

茶树的主人熊菊兰与这棵当地称为“紫龙”的古茶树有很深的感情,她一边采摘绿中带紫的嫩芽,一边跟帮忙采茶的村邻讲着这棵茶的故事。熊菊兰说:“这棵茶树有几年,我也说不清楚。我结婚来了这里30多年,那个时候它就有这么大。我记得当时我也问过我婆婆,她说她嫁来的时候就有这么大了。这几年,许多人都知道了这棵茶,争相来购买,现在有一家做茶老板定着收,每年鲜叶可以卖3万多元。”

走在村组道路上,路边不时会有一棵棵古茶树伸出绿意初萌的“手”打招呼,让人明白为什么翁会朋会说联福古茶树资源丰富。站在村委会所在的大柳树村民小组的公路边放眼,村民的房前屋后、田边地埂都有古茶树的身影,与桃李果木树和其他树木一起,构成了村庄的绿色屏障。

茶企业负责人董炳贵夫妻在联福村建了茶厂,主要收购加工古树茶。说起联福的茶,董炳贵如数家珍:“联福村自然资源比较丰富,古茶树资源比较多。我们主要做古树茶,也根据市场需求做一部分生态茶,产品在全国各地都有销售。这里的古树茶很有特点,野生茶主要做成红茶,汤色琥珀金汤,香味有花果香,口感比较清甜;大叶种茶主要做生普原料晒青茶,主要特点是耐泡度比较强、带有花果香、回甘比较好。”

对未来的发展,董炳贵同样充满了信心:“这几年,昌宁的千年茶乡、昌宁红茶品牌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我觉得我们的路子会越来越宽。今后,我们会努力做好每一片茶叶,把我们这个地方的产品向全国各地销售出去,把茶叶的知名度打出去,带动广大父老乡亲把日子过得更好。”

“我也是第一次发现联福有这么好的资源和产业基础。”在全面查看联福茶叶产业情况后,昌宁县茶叶产业发展中心主任鲁绍荣说,“昌宁是名副其实的千年茶乡,县内有古茶树面积4.9万亩,总的数量达20余万株。我们将秉承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着力打造千年茶乡、昌宁红茶品牌,力争将我们的品牌擦得更亮。”

“在我们联福,有很多人加工茶叶,现在全村有茶叶企业5家,有小作坊200余户。无论是大树还是小树,我们村民采摘的每一片茶叶都有地方可以交售。” 翁会朋说,联福村将依托资源,引导企业和茶农抓好每一个环节,带动产业综合效益不断提升,吸引更多的人到联福寻茶、做茶、品茶、买茶,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让全村人民把日子过得热辣滚烫、活色生香。

来源:昌宁发布 吴再忠 刘子安,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上一页:普洱景迈山2024年春茶开采节启动仪式举行

下一页:普洱茶投资分析:能拯救普洱茶市场的 就是茶与茶的正面PK

相关阅读

茶友网
滇ICP备19006320号-4
滇ICP备1900632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