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炉汤沸火初红”的“竹炉”不简单!

“竹炉汤沸火初红”的“竹炉”不简单!

12阅读 2023-02-08 06:34 文化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围炉煮茶大热,也让这首杜耒的《寒夜》在冬天疯狂刷屏。以茶代酒暖意融融,让人回味无穷。

可别小觑这只竹炉,它绝不仅仅只是生火煮茶的器具,在文人的生活和精神世界中,是一个鲜明的文化符号。

竹炉,顾名思义,即外围系竹编的炭炉,自唐起,就备受文人雅士的亲睐:“易简高人意,匡牀竹火炉。”(唐·杜甫 《观李固请司马弟山水图·其一》)宋时,竹茶炉在文人圈中就更流行了。“松风桧雨到来初,急引铜瓶离竹炉。”(罗大经《茶声》)另外,韩驹、释德洪也都作有咏《竹炉》诗。

竹炉

竹、茶与文人之间,在精神层面,总是同频共振。苏轼说:“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宋徽宗说:“至若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子可得而知矣,中澹闲洁,韵高致静。”

“竹下忘言对紫茶”“竹里煎茶”,是闲情逸致,也是清雅高洁的志趣。融合了竹与茶的竹炉,到明清时,成为文人雅士饮茶的“当家”茶器之一。明代钱椿年《茶谱》还将竹炉和装炉的便携式竹箱命名为“苦节君”、“苦节君行者”。

茶为文士们在尘世中开辟了一块自由自在、清逸恬淡的心灵净土(图为明·祝枝山《竹炉图》)

围绕竹炉,明清两代的文人,展开了一场跨越400多年的风雅“接力”。

竹茶炉诞生于明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时年,明代吴门画派先驱、墨竹第一高手王绂(公元1362年—1416年)因患眼疾回无锡老家静养。

一日,好友潘克诚带他到惠山寺听松庵喝茶,住持性海以“天下第二泉”惠山泉煮茶招待。他们啜茗闲话时,来了一位湖州篾匠。篾匠拜见过性海,便提议为其制作一只竹炉。

没多久,篾匠就把竹炉做好了。该炉上圆下方,外面编竹,内里填土,内胆为铜栅,十分精巧。王绂欣然命笔,即兴创作了一幅《竹炉煮茶图》,并题诗云:

僧馆高闲事事幽,竹编茶灶瀹清流。气蒸阳羡三春雨,声带湘江两岸秋。

玉臼夜敲苍雪冷,翠瓯晴引碧云稠。禅翁托此重开社,若个知心是赵州。

另外,还请来大学士王达撰《竹炉记》,汇成《竹炉图卷》,一时传为美谈。

后来,性海赴虎丘寺任住持。临行前,将竹炉赠给潘克诚。潘氏离世后,其后人又将竹炉转赠他人。

明初画家沈贞(明初四大家之一的沈周之伯父),也曾作《竹炉山房图》赠性海。他自题云:“成化辛卯初夏,余游毗陵,过竹炉山房,得普照师(留)酌竹林深处,谈话间出素纸索画,余时薄醉,挑灯戏作此图,以供清赏。南斋沈贞。”竹炉山房原为惠山寺弥陀殿。1595年,邑人邹迪光修愚公谷园林时,将此殿更名为“竹炉山房”。

明·沈贞《竹炉山房图》局部(纸本,辽宁省博物馆藏)

1476年,祖籍无锡、时任武昌太守的秦夔(公元1433年—1496年),赴京述职途径故里时,曾宿听松庵,披览《竹炉图卷》后,对竹炉的流落感慨不已,便四处访求。也许是秦夔的执著感动了上苍,竹炉失而复得。

秦氏遂作《听松庵复竹茶炉记》,记述了寻访的经过。他寻炉的初衷是:“或疑炉细物也,复不足为世轻重。殊不知物不自显,必因人而后显,使炉不经诸名公品题,虽复得之累百何补?况诸公之作,亦将藉是以传。炉可泯,诸公之言可纵之使泯乎?”竹炉的回归,是他对前人的深深致敬。

明·文徵明 《林榭煎茶图》手卷 局部

抵京后,秦氏把寻炉的事同朝中好友分享。李东阳、程敏政、李杰、谢铎等名士皆赋诗唱和,共得诗文40余首。秦氏效法前人,将诗文汇编成《竹炉诗卷》,邀翰林学士陆简作序,李东阳书“竹炉新咏”四字,吴理绘《听松庵竹炉图》。

第二轮风雅“接力”的接棒者是清代著名词人顾贞观(公元1637年—1714年),他与陈维崧、朱彝尊并称明末清初“词家三绝”。1684年,顾贞观由京返乡,在惠山脚下修葺先祖顾宪成祠堂,顾宪成系明末东林党人。惠山的幽景勾起了他思古之情,顾氏曾同无锡县令吴兴祚同赏秦夔与诸友唱和的《竹炉诗卷》,倾慕不已。

摄影/周昂

200余年光阴荏苒,竹炉及前人的书画皆被时间所侵蚀,甚以为憾。于是,顾氏依旧制复刻两只竹炉。炉成,乃作《重制竹炉告成志喜》诗。一时间,“邑人闻者,竞赓原韵”。顾氏携炉入京时,纳兰性德、陈大章、梁佩兰、宋荦、吴雯等好友纷纷“跟帖”,续写竹炉的雅韵。

喜以文人自居且曾言“不可一日无茶”乾隆皇帝算得上400多年来竹炉的超级“粉丝”。顾贞观辞世37年后,乾隆开启了他首次南巡之旅。前朝文人的竹炉风雅,他早有耳闻。他六下江南,六度驻足惠山,都要“再三抚玩”古茶炉。

一生作诗4万多首的他,单是关于惠山竹炉诗卷的诗就有32首,咏玉泉山竹炉山房58首,咏香山竹炉精舍13首。

《御制竹炉图咏》四卷

他也曾两度下旨编刻、修复《竹炉图咏》诗卷。1762年,无锡知县吴钺将乾隆巡幸惠山的御题置于篇首,各卷以“元、亨、利、贞”命名,成为当今流传最广的“吴钺版”《竹炉图咏》。不幸的是,此卷毁于1779年的一场大火。乾隆得知后,痛心疾首,敕命重制。他自己亲上阵,模仿当年王绂笔意,补绘首图,又命六子永瑢、都统弘旿、侍郎董诰分别补二、三、四图及前人题咏。知县邱涟将补提诗卷刊刻,此后又陆续增补乾隆第五次、第六次南巡时的御制竹炉诗。

乾隆还将宫中所藏王绂《溪山渔隐图》交由听松庵收藏,此画又几经离散流转,此是后话了。

他还分别在京城的玉泉山、香山建造竹炉山房、竹炉精舍,并命人仿制竹炉,设于味甘书屋、春风啜茗台、千尺雪、焙茶坞、露香斋等私人空间里。

一只竹炉,400多年来,引发了百余位文人“围观”,留下了200多首(篇)诗文,十多幅书画及4部专著。竹炉,堪称史上“现象级”风雅茶事。

“曲院春风啜茗天,竹炉榄炭手亲煎。小砂壶瀹新鹪嘴,来试湖山处女泉。”(清·丘逢甲《潮州春事·之六》)至今,竹炉仍在工夫茶的热络中冉冉不熄。

来源:茶道CN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上一页: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茶叶市场:现状、前景及挑战》(下篇)

下一页:普洱茶投资分析:能拯救普洱茶市场的 就是茶与茶的正面PK

相关阅读

茶友网
滇ICP备19006320号-4
滇ICP备19006320号-4